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两汉方言词研究

导  师: 李运富

学科专业: E0103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

摘  要: 本论文借鉴汉语词汇史、词汇学研究的相关方法,对《方言》《说文》所揭两汉方言词进行研究,属於汉语词汇史研究范畴。全文由包括“绪论”在内的六个部分组成:<br>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目标,综述相关研究的概况,介绍论文研究的价值、方法和步骤。<br>   论文第一章首先对本文所研究的两汉方言词进行界定,提出收集整理两汉方言词的相关标准和步骤。通过判定和整理,从《方言》《说文》中提取有明确地域使用说明的两汉方言词1228个,共计539组。<br>   论文第二章主要分析两汉方言词的地域分布、构成类别及其历史来源。参考两汉方言区划研究的相关成果,论文首先确定了1228个方言词在28个地区的分布,考察两汉方言词地域分布的特点,并从意义范畴、词性类别和音节结构三个方面描写两汉方言词的基本状况。其次,结合传世文献,全面考察两汉方言词的历史来源。<br>   论文第三章对以义位为单位整理的539组两汉方言词及其与通语词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考察。讨论无对应词项方言词的基本类型、使用情况及其产生原因;分析方言间同义异形对应词的数量关系,以及同义异形对应词所反映的不同性质的差异。<br>   论文第四章对同义异形对应词的语音差异和语素差异进行讨论。在语音差异方面,主要考察了前人对语音差异的关注、记录语音差异的手段以及现代学者对语音差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前人提出的反映方言语音差异的标音材料进行辨析。在语素差异方面,主要从语素选取的角度分析了各种类型的语素差异,并探讨同义对应词语素差异产生的原因。<br>   论文第五章以两汉方言词为出发点考察两汉方言与通语的关系。首先分析了12组同义对应方言词在书面通语中的历史发展,借此讨论方言在书面语词汇历史替换中的作用;其次,将两汉秦晋方言词与通语词进行全面比较,借此考察秦晋方言的基础方言地位,以及通语词汇与方言词汇之间的差异,并对先秦两汉通语基础方言的变化作了讨论。

关 键 词: 两汉方言词 汉语词汇史 地域分布 方言 说文 语音差异 语素差异

分 类 号: [H171]

领  域: [语言文字]

相关作者

作者 徐朝晖
作者 赵娱娟
作者 赵新
作者 郭小春
作者 黄志婷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彭川
作者 彭晓春
作者 徐云扬
作者 成海涛
作者 曾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