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汉语处置式的历史演变研究

导  师: 蒋绍愚

学科专业: E0103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摘  要: 汉语处置式的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它的历史来源、演变轨迹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上半期开始到现在,有关处置式的研究成果可以称得上是汗牛充栋,重点主要有两个:处置式的来源,处置式的语法意义。<br>   本文通过考察汉语历史上各种形式的处置式的产生、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处置式的语法意义和它的历史来源有关,只有理清处置式各种类型的源流关系,才可以真正解释处置式的语法意义。<br>   本文将处置式分为广义处置式、狭义处置式、致使义处置式和遭受义处置式四种。不同类型的来源并不一致。“以”字广义处置式来源于工具式;“持/捉/取/将肥”字广义处置式来源于连动式:“捉”字狭义处置式来源于“捉+N+V+之”(N=之)脱落“之”;“将”字狭义处置式来源于“将”字广义处置式和工具式脱落后一个宾语N3;“把”字狭义处置式来源于连动式的重新分析。致使义处置式仅限于“将”字句和“把”字句,来源很复杂,有来源于工具式、处置(到)、狭义处置式等各种类型;遭受义处置式只有“把”字句,它来源于致使义处置式和“Vi了N”的提宾类推。因为它们和狭义处置式的来源不同,控制度有别,所以它们的语法意义也存在差异。广义处置式和狭义处置式的语法意义是“处置”;致使义处置式的语法意义是“致使”;遭受义处置式的动词以减损、消亡类为主,它表达一种“遭损”的意义。<br>   本文还尝试用控制度的高低来衡量处置式与工具式、使役式、致使式、被动式的语义渐变关系,以及处置式各种类型之间的语义发展关系。<br>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br>   绪论:说明研究对象、现有研究成果、本文研究重点和语料范围。<br>   第一章处置式的语法意义:这一章是本文的总纲,提出了各种类型的处置式的语法意义以及“控制度”的概念。<br>   第二章处置介词的语法化:这一章讨论“以”“将”“把”等介词语法化的过程以及它们在语法史上优胜劣汰的根本原因。<br>   第三章广义处置式:重点讨论处置(给)和处置(到)的异同以及它们与狭义处置式之间的复杂关系。<br>   第四章狭义处置式:对“将”字式和“把”字式进行了区分,对它们的来源进行了分别解释:对唐以后的狭义处置式按照其来源不同分类说明。<br>   第五章致使义处置式:对唐至现代汉语的致使义处置式按照不同来源进行分类,分析它们产生和扩展的条件,描述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br>   第六章遭受义处置式:对这种特殊的处置式的特点、来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解释。

关 键 词: 汉语语法 汉语处置式 语法意义

分 类 号: [H146]

领  域: [语言文字]

相关作者

作者 范文嫣
作者 田添畅彦
作者 段益民
作者 董祥冬
作者 高思欣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彭川
作者 彭晓春
作者 徐云扬
作者 成海涛
作者 曾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