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黄河中下游史前城址研究

导  师: 张之恒

学科专业: F0102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

摘  要: 史前城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能够提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礼制等诸多方面最大的信息量,在筑城过程中所显示的人力、物力之集中,以及行政控制与组织管理之强有力,都是十分明显的。<br>  目前发现的史前城址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本文的论述范围是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的21座史前城址。<br>  本文的理论依据是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古文化--古城——古国”理论。“古文化是指原始文化,古城是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而不必专指特定含义的城市。古国指高于部落之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严文明先生曾根据苏先生的思路,将现在所知早于二里头文化的城址和中心级聚落的资料排比一下,大体划出三个阶段:<br>  第一阶段相当于公元前4000(—)前3500年,这是城址初现的时期,数量少,规模小,结构上还保留环壕聚落的一些特点,如城头山城,王家庄城。第二阶段相当于公元前3500(—)前2600年,这是城址迅速发展的时期,城址的数量大增,有的似有成组和分等级的现象,有的规模十分可观。第三阶段相当于公元前2600(—)前2000年,相当于龙山时代。这时长江流域和燕辽地区似乎出现了文化发展的低谷,而黄河流域则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这个时期的城址和特大型中心聚落也大多见于黄河流域。<br>  本文较全面地搜集了相关材料(从1934年出版的《城子崖》到《考古》2000年第3期上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表的关于孟庄城的发掘简报。),深入研究了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史前古城的建筑特点、分布规律,并剖析了诞生这些古城的文化的内涵,从农牧业生产、手工业、冶铜业的成就等方面勾勒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考察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形态,同仰韶文化作比较,可看出龙山时代的聚落堆积较薄,聚落的沿用要比仰韶时期短得多。厚度不足1米的聚落大大增加,2米以下(不含2米)的遗址占总数的71%,比仰韶时期1-3米的平均厚度减少了1米。而且一般来说,聚落文化层堆积的厚度同聚落规模之间,呈一种正常的正比关系,因此可以说,龙山期存在着较大范围的社会动荡,社会组织形态也发生了较大范围的变化,即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聚落已有明显的分化,这种分化既表现在聚落之间,也表现在聚落内部布局的改变和房屋类型的多样化等方面。考察精神领域,发现了较多的陶文刻符,并出现了专职的巫师阶层。专职且互有分工的神职人员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等级的形成。<br>  关于古城的功能和社会属性,本文就学术界的几种观点(如军事城堡说、早期城市说等)展开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它们在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方面的功能并不突出,而是作为政治权力的中心及象征。和河套地区发现的古城情况有所不同,河套地区山坡石城址的修筑者一改前一时期选址建村的标准,脱离可为生产生活提供较好条件的平坦地带,着眼与选择山岗等有利地形,设防护卫的色彩较为强烈;再考察当时的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社会分化不够突出。黄河中下游的史前城址内不仅发现有门卫房、城垣等防御设施,还发现有铜渣和陶窑等手工业生产遗迹,揭示了城址复杂的社会功能。中国最初的都邑主要作为统治阶级建立和实施政治权利的基地,与后来经济地位显要、货币关系发达的严格意义上的城市、都市有所差别。<br>  关于黄河中下游史前城址的纵的发展轨迹,本文论述了史前城址的起源,如城与环壕聚落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早期城的出现时间等。并进一步探讨了城址的内涵与社会形态的联系,结论是:这些史前城址是黄河流域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文化成就的最高代表,部分龙山城址是当时诸方国的中心,是龙山时代社会性质的重要体现,是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

关 键 词: 史前城址 古代文明 社会性质 黄河中下游地区

分 类 号: [K878]

领  域: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作者 丘进
作者 余介方
作者 吴颖
作者 陈向阳
作者 戴道传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汕头大学商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徐佳宁
作者 曾彧
作者 杨卫华
作者 欧阳娟
作者 武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