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A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Poetic State

导  师: 伍小龙

学科专业: E02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关于"诗歌是什么?"的观点,得悉在古代的西方诗歌是模仿,而在中国诗歌言诗人心中之志。模仿论影响深远达两千余年,直至诗人Wordsworth发表Prelude to Lyrical Ballads。Wordsworth认为诗表示了诗人心中的真实,此与中国观点"诗言志"同。Shelly也认为诗歌之所以难译近乎不可译,其原因在于每一首诗都像一朵花,而这朵花只能由一颗种子生长而成,意指诗歌只能发自诗人之心,必不能经翻译而见其全貌。而大诗人之异于常人者正因其能见常人所不能见,先得手应心,而后得心应手,凭此以成独特无二之诗境。翻译家也属外人之列,因此翻译诗歌难矣!诗歌的外在影响力也不容诗歌翻译家忽视。诗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代之发言,又写真情实景,以此赋予诗歌巨大外在影响功能,故而即使不懂此语言之人和物亦能感受诗之影响。如此,诗歌竟可不经翻译而使读者自悟,此亦翻译家之尴尬。<br>  本文分别从阐释学、新批评和美学三个角度探讨诗歌翻译的可能性。从阐释学的角度,本文沿着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一文之观点,论述了即使翻译家适当地偏离原作,也能出色的进行翻译。迦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说认为,通过追踪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不能真正解读诗歌,因为作者以及作品都被镶嵌在一条历史链条之中,文本不只是作者的意图和思想的表达,或是作者所在世界的真实写照。文本的意义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它产生于作者对过去的视界。而解读文本的人与文本的意义相隔两个时间跨度:他与原文作者的时空距离以及原文作者与自己作品的意义的距离。所以译者在理解时必须克服时空距离,通过语言的延异,使文本得到后生。迦达默尔认为,历史性的因素使人们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偏见",因为人们囿于当前历史的条件。但是"偏见"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可以促成积极的理解。这样一来,诗歌翻译家便不必对原作亦步亦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放手发挥,诗歌翻译又现生机。新批评认为解读诗歌之时不能依赖于诗人的创作意图,因为创作意图并不决定诗人的最后写作。诗人创作,发挥其诗情灵性,在一定的场合和时间灵感突涌而成。再者,诗人创作所借助的诗歌语言是历史的,诗人创作之时所使用的字词是字词本身所历经的历史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也就是说,字词的意义取决于其历史上所有与之发生过联系的人--大众。也就是说,只有大众才能真正解读诗歌。从美学的角度,以柳宗元《江雪》为例,探讨中国诗之特有美学维度。先举翻译一例,此例未能成功翻译中国特有诗美之学。再举成功保存原诗美学丰神之译作,以资诗歌翻译者之鉴。本文最后略及庞德的诗歌思想,其意象主义与中国美学相互映照。用之,可见第二例《江雪》翻译成功之理。<br>  本文旨在从理论层面上认知诗歌意境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并不提出具体的诗歌翻译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诗歌翻译 阐释学 新批评论 美学思想

分 类 号: [I046]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黄顺文
作者 洪溪珧
作者 龙欣
作者 田婧
作者 王从遥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