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求实与致知——论明清之际实学知识论的教育价值

导  师: 王建军

学科专业: D0103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明清之际,基于对两种教育知识话语的批判,以“经世致用”为目的,实学学者们提出了各自对知识的看法,构建了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知识论体系。这一体系既继承了传统知识论的理论特征,又吸收了“西学东渐”带来的新知识内容和科学方法论,表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倾向。而且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br>  在传统的德性范式之下,中国的知识世界呈现的是人文、社会知识优先的特征,自然科学知识没有独立的地位。对实用性的追求是明清之际实学知识论择取知识的圭臬,尽管择取知识的范围没有突破儒学的框架,但西学的引入,却为突破旧有的传统打开了缺口,动摇了原有知识体系的价值基础。<br>  宋明理学将道德与知识的关系表述为“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对立。在大多数理学家看来,道德能力是先验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只起辅助作用,所以道德能力的培养“不假外求”。明清之际实学知识论修正了此种思想,由“尊德性”转向“道问学”,为德育与智育的划分进行了理论探索。<br>  传统的儒家知识论,主要还是围绕“尊德性”而展开。明清之际的实学知识论,重心已逐渐转向“道问学”。因此更为关注知识本身,对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格物致知”论上,并且引申出一套注重智力培养的“教之术”,显示出明清之际实学知识论的教育价值。

关 键 词: 明清时期 实学知识论 教育价值

分 类 号: [G40-092]

领  域: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田渝
作者 张景云
作者 荆成
作者 张桂兰
作者 黎业明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