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灾后重建背景下的社区关系研究——以“5.12”汶川地震震中长村为例

导  师: 张和清

学科专业: L0404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在“5.12”特大地震过去后的四年,各方力量的关注焦点逐渐由灾后“紧急救助”转向“社区重建”。作为灾后社会重建的重要力量的社会工作者,以及作为其重要理论与实务支持的学者和督导都充分意识到灾后社会关系重建的重要性,却都只是将灾后社会关系视为静态的关系结构加以分析,并未对灾后社区关系的演变过程加以探究。<br>  本文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对一系列的田野观察资料和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长村的锅庄、谣言和冲突为载体,从认同、信任和权力关系三个维度探讨灾后重建背景下长村的社区关系。研究发现:基层政府的民族与认同重建行动导致了长村村民民族认同的模糊化和身份认同的分化;基层政府的房屋重建与分配方案,以及基层干部在重建中的工作策略,塑造了长村的“陌生社区”,这就导致了长村内基于熟悉的信任的覆灭与难产;在震后自由而无权威的基层政治场域,基层干部为重建其在基层的话语权威地位与政治合法性,倾向于采取权宜行动,可能作为一股更为“公正”的力量介入村民的日常冲突。<br>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认为:社会工作者应该秉持一种“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策略,从社区经济出发,通过对“熟悉社区”的重塑,完成社区关系的重建。首先,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充分考察村民的真实需求——生计需求的基础上,以他们的生计需求为切入点展开灾后社区关系的重建行动;其次,以对村落内的公共交往空间的打造、多元文化共荣的社区建设和村民沟通能力的建设来协助村民在互动中消除震后形成的陌生、分化和猜忌;再次,充分利用长村的自由话语环境这一优势,厘清基层干部重建权威的现实需求,借助行政资源达至社工建设更民主的社区参与模式的目标。

关 键 词: 社区关系 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工作

分 类 号: [D632.5]

领  域: [政治法律] [政治法律]

相关作者

作者 刘洪江
作者 张琦
作者 梁宛善
作者 阮小娟
作者 叶菁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康秋实
作者 廖伟导
作者 廖芳
作者 张万坤
作者 张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