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女性在社区公共空间中的表达——以H村的舞蹈群体为例

导  师: 贺立平

学科专业: L0404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本文是以H村社区妇女的舞蹈为切入点,以舞蹈群体这个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主线,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描述和分析舞蹈群体在西区广场的从无到有,并发现这个群体在西区广场这个公共空间当中的各类表达,包括群体的个体之间的微观表达和整体的宏观表达。本文从舞蹈群体的集体活动、日常舞蹈练习、文艺演出这三个场景当中去捕捉她们的细致的微观表达,舞蹈群体整体的宏观表达则表现在舞蹈群体的存在使得西区广场这个公共空间成为一个艺术的传播空间、文化的交融空间以及社区共融的空间。舞蹈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H村社区的公共生活并沟通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文章最后尝试提出,通过社区居民参与类似舞蹈群体这样的非正式组织,在组织中获得社区范围内的情感交流和心理认同,来达成对社区的归属和认同。<br>  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主要介绍和分析西区广场这个新型社区公共空间的形成和意义,西区广场不仅是一个实体的公共空间,它更是资源共享、文化交融、艺术表达、心理支持的抽象空间。这部分还讲述了舞蹈群体的形成背景和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分析舞蹈群体在公共空间当中的个体之间的微观表达,以集体活动、日常的舞蹈练习和文艺演出这三个活动为载体,其中运用了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舞蹈群体在日常的舞蹈练习当中的不同舞蹈表现。由于各个成员原持有的惯习和资本不同,则她们的舞蹈表现呈现了各种差异,而这样的差异重新定位了场域内的结构,新结构又不断去改变原有的惯习和资本。另外在集体活动和文艺演出当中,她们呈现了自己完整的个性以及展现自信感和成就感;第三部分则分析舞蹈群体在公共空间当中的整体宏观表达以及她们在这个空间形成的各种意义空间。这样的意义空间扩大了社区内的居民交流和沟通,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使居民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第四部分,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或共同体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实现,并尝试提出通过社区居民参与类似舞蹈群体这样的非正式组织,来投射居民对真正意义的社区的向往,通过对社区内非正式组织的归属和认同来弥补心中的缺憾。

关 键 词: 女性群体 公共空间 社区服务 信息传播

分 类 号: [D669.68]

领  域: [政治法律] [政治法律]

相关作者

作者 黄丽
作者 汪平秀
作者 朱诗颖
作者 左林
作者 牛婷婷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康秋实
作者 廖伟导
作者 廖芳
作者 张万坤
作者 张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