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唐人街的儿女们——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唐人街及其意义变迁

导  师: 艾晓明

学科专业: E0108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本论文主要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唐人街及其意义变迁。我选择了五位华裔作家相关题材的代表作,考察自1940年代后期到2000年这六十年间,围绕唐人街产生了怎样的故事、形象以及唐人街的意义发生了怎样的变迁。<br>  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空间叙事学和文化再现的理论,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主要讨论了以下这些问题:<br>  首先,认为,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一直在挑战美国媒体营造的唐人街刻板印象。在华裔作家笔下,唐人街并非黑幕掩映下东方奇观之一,它的意义与文化属性也不能被僵化和固定。在华裔小说中,唐人街的意义中流动不居,包含着许多断裂与矛盾。在《华女阿五》中,它呈现为一个核心家庭的价值观;在《花鼓歌》中,它是一个文化实验的场所,在这里,来自中国的家长制梦想与现实发生碰撞,遭遇了巨大的落差、错置与移位。在《吃碗茶》里,它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能指。《中国人与旧金山铁路公司》和《龙年》异曲同工,都将唐人街的空间意象与衰弱、残缺、死亡的身体相联系。而在《骨》中,唐人街成为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空间。<br>  与唐人街的文学景观相联系,重点分析了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考察了他们与小说建构的地理空间、心理空间和象征性空间的关系。由此,阐明了作家创造人物的独特手法,也借形象对空间的感受,进一步挖掘了其中的族裔想象和社会意义。<br>  对于华裔作家来说,唐人街意义的变迁意味着一种解放,说明他们逐渐摆脱了主流媒体与读者群对其作品的本质化阅读,获得了更大的写作空间。唐人街意义的变迁也说明新的语义场正在形成。唐人街作为一个抗争性、多义性空间,它蕴含了各种冲突的理念。这些并不会随着唐人街意义的变化而消失,而是在寻找更多元的载体。同时它也促使人们重新去界定有关华裔文学的基本问题。

关 键 词: 美国华裔文学 唐人街 人物形象 写作空间

分 类 号: [I712.06]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郑岩芳
作者 花家明
作者 康文
作者 孔芳芳
作者 孙静波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学院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