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关于根茨勒翻译地带的研究

导  师: 王东风

学科专业: E021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爱德文·根茨勒是当今翻译研究的领军人物,其理论批评在译界影响深远,对翻译研究的权力转向功不可没,近年来更是专注对翻译与身份认同的研究。在艾普特·艾米丽的翻译地带的概念影响之下以及其自身对翻译的本质的理解之上,根茨勒提出了翻译研究的地域地带,社会政治地带以及心理地带三个概念,指出美洲的翻译研究均涵盖此三领域。但关于此三地带到底如何建立,如何进行系统的理论及案例的填充,根茨勒并没有给出详细的阐述。<br>  基于此,本文旨在深入理解根茨勒的翻译理论后,对其翻译地带进行集中研究,以期建立根茨勒的翻译研究模式。地域地带的研究把翻译研究的对象泛化到地域文化空间层次,指出北美的文化根本上是一种翻译的文化。翻译研究对象的泛化为下两个地带的建立打好了铺垫。通过分析社会政治环境对翻译的影响以及翻译对社会的改革进步的重要性,根茨勒的翻译社会政治地带得以建立。通过分析社会的整体心理情形对译者和作家的翻译和写作活动的影响,以及分析翻译可能给社会成员带来的心理影响,根茨勒的心理地带得以建立。<br>  地域地带的研究反映出根茨勒笔下的翻译定义内涵极其丰富,可以囊括几乎与翻译相关的所有现象。社会政治地带的研究一部分集中在文化转向与权力转向的思想内涵上,另一部分则集中在考虑翻译的社会变革进步的推动力分析上,后者是根茨勒的社会政治地带的重点。心理地带的研究表明当下社会的心理对翻译者、作家的翻译过程以及写作过程的影响以及译著对整个成员的心理都有着重要作用。如此下来,根茨勒的翻译研究模式得以建立。<br>  这一新的翻译研究模式的建立不仅让更好地认清当下的翻译研究,也为今后的翻译研究指明了方向,也即根茨勒在对翻译研究向社会心理学转向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 翻译学 地域地带理论 社会政治环境 心理分析 爱德文 根茨勒

分 类 号: [H059]

领  域: [语言文字]

相关作者

作者 胡畅
作者 梁志芳
作者 程家明
作者 张美芳
作者 彭娜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彭川
作者 彭晓春
作者 徐云扬
作者 成海涛
作者 曾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