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汉语成语表象的表征与通达机制研究

导  师: 刘鸣

学科专业: D0201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通过整合已有汉语词汇通达的模型与有关研究成果,提出汉语成语通达的混合模式图,并深入、系统地探讨汉语成语表象的表征与通达机制,验证汉语成语通达的混合模式图的表象表征部分。<br>  本研究以量表评定法选择不同熟悉度、透明度、表象性的成语,及表象一致性较高的成语图画为实验材料,采用启动范式,通过3个研究、6个实验、12个子实验探讨了以下问题:(1)汉语成语是否具有独特的表象,汉语成语表象的影响要素是什么?(2)汉语成语表象表征与语义通达是否有关?表象表征的通达单元是什么?如何被激活的?汉语成语表象表征是否如同双重编码理论所言,会表现出激活优势?(3)汉语成语表象表征是如何作用于整词的语义通达的?<br>  研究一表明,大学生被试对不同熟悉度、表象性和透明度的汉语成语均能够形成相应表象,并能够用文字描述出来。根据所描述表象与成语语义的相关程度赋分,得分由高到低是高熟悉度、高表象性、高透明度成语,高熟悉度、高表象性、低透明度成语,低熟悉度、低表象性、低透明度成语。3组成语的表象得分两两差异显著。并且,成语表象的构建类型也依此顺序变化,“整体浮现”的比例逐渐降低,“部分—整体”构建的比例逐渐上升,3组成语表象的构建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另外,透明度、表象性、熟悉度与表象得分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65、0.56、0.42,前两者与表象得分有显著相关,后者与表象得分相关边缘显著。经过质的分析和量的统计可见,汉语成语具有独特的表象,汉语成语的表象受语义透明度、表象性、熟悉度等因素影响。<br>  研究二表明,高熟悉度、高表象性、高、低透明度成语作为启动刺激,显著加快了整词图画命名,并提高了正确率(实验2a);同时显著加快了词素图画命名(实验2b),低熟悉度、低表象性、低透明度成语作为启动刺激,不能加快词素图画命名(实验2c)。可见,汉语成语通达过程与表象表征有关,整词表象表征和词素表象表征都是通达单元。表象表征层节点与句法加工水平节点的联系不是一一对应的,低熟悉度、低表象性、低透明度成语没有相应的词素表象表征。另外,高熟悉度、高表象性、高、低透明度成语作为启动刺激,可以显著加快成语图画和词素图画命名(实验2),其词素作为启动刺激,可以显著加快词素图画命名,显著提高高透明度成语整词图画命名的正确率(实验3),所以说表象表征系统的节点既可以被自身的lemma节点激活,也可由含相同词素的lemma节点扩散激活,激活扩散的作用受语义透明度影响,高透明度成语的激活扩散作用比低透明度成语大。还有,在成语通达的词素加工水平,词素相关词比词素图画判断的正确率高,在SOA为400ms、600ms时差异显著,在800ms时差异边缘显著。同时,词素相关词较词素图画判断快,“三高”成语在SOA为1000ms时差异显著,“三低”成语在600ms、800ms时差异显著(实验4a、4b)。在成语通达的整词加工水平,成语图画较比喻义相关词判断的正确率高,“三低”俄语在SOA为400ms、1000ms时差异显著,600ms时差异边缘显著。同时,成语图画较比喻义相关词判断快,“三低”成语在SOA为600ms时差异显著(实验4c)。实验结果表明,在成语通达的词素加工水平,概念表征表现出激活优势,在整词加工水平,尤其是“三低”成语,表象表征表现出激活优势。<br>  实验4a和实验4c的联合分析发现,汉语成语通达加工具有3个特点:(1)无论概念表征还是表象表征,无论词素加工水平还是整词加工水平,“三高”成语表现出加工优势。(2)无论概念表征还是表象表征,词素水平加工与整词水平加工同时进行,词素加工水平表现出优势。(3)表象加工与概念加工同时进行,表象表征和概念表征各有优势。在词素加工水平,概念表征有激活优势,在整词加工水平,表象表征有激活优势。<br>  研究三表明,高、低透明度成语的整词图画和词素图画作为启动刺激,均显著提高了成语意义判断的正确率,低透明度成语的词素图画还显著加快了成语意义的判断(实验5)。进一步研究表明,两种图画作为启动刺激,均显著提高了成语表层水平和深层水平意义判断的正确率,而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实验6)。可见,高、低透明度成语的词素表象表征和整词表象表征对成语的意义通达均有显著作用,对深层水平意义的通达作用尤其大。研究一、二、三较好地证明了汉语成语通达的混合模式图对表象系统部分的描述是成立的。

关 键 词: 心理学 汉语成语 多词素词 表象表征 语义通达

分 类 号: [B842.4]

领  域: [哲学宗教] [哲学宗教]

相关作者

作者 曾燕
作者 周榕
作者 陈超莹
作者 贾春娟
作者 张玲燕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机构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玉普
作者 张蕾蕾
作者 张馨文
作者 徐敏
作者 施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