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施蒂纳伦理观与马克思伦理观比较研究——以《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中心

导  师: 江雪莲

学科专业: A0105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本论文选取《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大文本,对施蒂纳与马克思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和分析,旨在论证20世纪之前的两种伦理学运思进路——“观伦理”进路与“伦理观”进路。论文总共分为三部分。<br>  在第一部分中,本文对“观伦理”和“伦理观”两种伦理学运思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前者不顾自身视野的有限性,将研究者的现实存在抽象化并在伦理之外言说伦理,而后者则要求在社会(伦理)关系之中观伦理,旨在达到对现实生活的合理抽象。20世纪之前的西方伦理学家包括早期马克思均囿于其研究视野的局限而不得不陷入观伦理进路,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则有限度地成功创造了伦理观进路。施蒂纳的伦理思想对促成这一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其仍从属于观伦理进路。<br>  在第二部分中,本文选取《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大文本,从五个方面比较了施蒂纳“观伦理”与马克思“伦理观”的差别,分别是伦理起点上的“我”与“现实的个人”、伦理推理上的先天分析判断与后天分析判断、伦理目标上的“利己主义者的联盟”与“共产主义”、伦理定位上的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伦理评估上的非历史性与非自洽性,从而进一步论证并展现出“观伦理”与“伦理观”运思方式各自的局限。<br>  第三部分分个人德性和社会建制两个层面初步探讨了施蒂纳“观伦理”与马克思“伦理观”得以统一的前提及其当代价值。

关 键 词: 伦理观 目标定位 评估体系 施蒂纳 马克思

分 类 号: [B82-06]

领  域: [哲学宗教]

相关作者

作者 薛俊强
作者 肖杰安
作者 强昌文
作者 阴秀琴
作者 崔长春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玉普
作者 张蕾蕾
作者 张馨文
作者 徐敏
作者 施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