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由贫到困:内在的体验与转化——对某重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叙事分析和心理分析

导  师: 申荷永

学科专业: D0203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自高校并轨收费以来,贫困大学生一直备受研究者所关注,尤其是近五年来,对此的研究渐入高潮。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方面,它们不能很好的回答“贫困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的”这一问题。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叙事分析和心理分析等质性研究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弥补了既有研究在这方面的不足。<br>  本研究首先用叙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社会文化以及某重点高校的六位贫困大学生进行叙事分析,探讨他们的故事在主题、叙事类型、不同类别、核心情节等方面的情况;在叙事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用沙盘游戏这一工具对其中的两位受访者开展心理分析研究,深入地展示和探讨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及其转化,揭示了“困之象”这一情结在“贫困如何影响大学生”中的作用。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br>  1.贫困大学生叙事有如下三个特征:①在内容上,其主题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学习、家庭、经济压力、社团(班级)事务、人际关系、适应转变、恋爱、就业和娱乐,其中前三个是最主要的主题;②在形式上,以前进型叙事为主,稳定性叙事和波动性叙事较少出现,没有出现衰退型叙事;③其核心情节基本上都与父母的态度有关,即父母对贫困的态度、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是影响核心情节的重要因素,此外,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也会对核心情节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br>  2.贫困大学生的沙画中会出现困之象这一特征,困之象的外在表现是压力感、没有方向感、缺乏行动力,或者是自我的矛盾性;其内容包含了在情感上的困惑、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挫折经历;其根源与内在的异性意象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或者是早年生活中的创伤有关。<br>  3.核心情节和困之象都是个体的情结,二者之间具有相似性但各有侧重,都是“困”这一原型在个体无意识中的显现,其形式、内容会因个体的经历和当前的压力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关 键 词: 贫困大学生 叙事分析 心理机制

分 类 号: [G645.5 G444]

领  域: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江雪华
作者 张桂芬
作者 吴佩婷
作者 张山竞
作者 王中相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婉春
作者 张媚
作者 张碧月
作者 张良有
作者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