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宋金诗歌平行比较研究

导  师: 吕肖奂

学科专业: E0105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

摘  要: 金源(1115-1234)在灭辽荡宋之后,占据淮河以北大片土地,在北部中国建立了又一个少数民族主宰下的政权。南宋(1127-1279)王朝自靖康之难后偏安江左,成为自永嘉之乱后又一个南迁的汉族政权。金源、赵宋南北前后对峙百余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时期。中原士大夫衣冠南渡导致中原文化的再次南移,金源王朝通过“借才异代”也使得中原文化北上开始发展。南北政权重构之后,政治生态、文化政策都呈现出新的变化,文化版图进入了重构时期。作为文化版图重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古典诗学在彼此的建构中有了明确的演进轨迹。<br>  本文力图从政治生态、文化积淀、诗学范式、地域风貌、宗教语境以及外交动态等六个要素全面分析造成宋金诗学发展异同轨迹的根源,从而为宋金诗学的发展演变以及古典诗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绪论部分交代了南北文学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进一步陈述本文的研究视角以及行文思路。<br>  第一章首先通过探讨政治生态与诗人命运之间的关系,探究士风动向与诗坛变化之间的轨迹。南北政治时局之动向与士风之变迁深深影响了南北诗人的命运,同时对诗风的形成打上深刻的政治痕迹。党争不仅成为政治生态变化的风向标,更是诗坛变革的指示灯。其次、笔者着眼于探究文化政策对宋金诗学演变的影响,文化政策的转向引起了诗人政治命运的变化,并由其引发诗学思想的变革。金朝从“重视文士”到“重吏轻儒”的政策动向,引起了金元士人诗风由“新奇”走向“沉郁”。南宋王朝推尊元佑的文化政策使得苏学、理学先后占据主导地位,学者之诗与诗人之诗的区分日益明显。学者之诗以理学诗派的兴起最为明显,而诗人之诗也多因理学侵染,影响了诗人创作的心理机制以及诗文风格。再次、笔者通过对南北科举制差异的分析,探究科举考试的动向与诗学演变之间的关系。<br>  第二章通过剖析文化积淀的差异找出南北诗风演变的文化根源:首先探讨礼乐文化重构中的文化偏向所导致的文化积淀的差异;其次、笔者对南北文化版图中“苏学兴於北,程学盛於南”的分野现象进行深入的辨析:对苏学在南北方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总结,概括了理学思潮在南北积淀的差异,并由此探讨二者与诗风之间的联系。其三、从出版产业的发展与诗坛动态之间的关系做为切入点,探讨南北刻书产业与诗坛变化的新动向,<br>  第三章通过南北诗坛诗学审美范型的选择,探讨造成南北诗风差异的诗学渊源。南北诗歌的诗学渊源直接来源于元佑党人的诗学思想:苏黄讲究使事、用典的诗学思想,注重句法、练字的江西规范,苏轼清雄俊逸的诗风在南北诗学发展代有传承。金宋诗学选择相通之处首先是陶、咏陶诗的大量出现,这也可以视作是苏轼和陶诗的遗绪,同时平淡自适的诗学范型受到南北诗人的纷纷重视,宦游沉浮带给南北诗人相似的创作心理。在学苏、尊黄的风气中,苏黄写意题书诗受到了南北诗人的一致推崇;金宋晚期,国家政局以及诗坛流弊促使诗人对诗学范式进行重新选择,南北诗坛先後兴起了宗唐弃宋的思潮。<br>  第四章着眼於南北诗学成长的地理环境,笔者首先重视南北不同历史时期内诗学空间的变迁,并以“八景诗”为例,分析地域风物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由此推导宋金诗风地域气质的差异;再次、笔者着眼于南北地域文学家族诗风的差异,南北分别以南丰曾氏和浑源刘氏为例,揭示南北文学家族中诗学思想的流变:文化气质在家族成员中的传承,诗学思想时代的差异性,以及诗歌创作实践中所打上的地域印痕。<br>  第五章注重探究宗教与诗歌之间的联系,分为两个层面:一、在道教金丹派南北宗(全真道与金丹派南宗)兴起的宗教语境中,讨论道教诗歌蓬勃兴起的现状,以及南北道教诗风的异同;笔者撷取南北道门诗人的代表白玉蟾与丘处机,分别从体道、咏物、纪行、酬唱、言志五个角度全面探究二者诗歌的内涵,并对比分析影响二者诗风的因素;其二、在佛禅思想兴起的客观情势下,找出佛禅思想对宋金诗人创作实践的影响,笔者首先从佛理入诗这一点上,全面把握宋金诗人以佛禅入诗的历史动态,参禅悟道的日常生活以及藉助禅宗疏解政治情累,在南北诗人笔下都得以展现;其次笔者通过分析佛禅侵染下以禅论诗方式的异同,从而把握禅宗语源下,南北诗人追求的诗歌境界,从涵养心性、诗学追求两个层面,推导出南北诗人普遍追求圆美灵动的诗歌境界;<br>  第六章旨在探究宋金对峙以来,外交活动中诗歌创作的历史动态以及南北出使诗的异同。笔者首先全面追述宋金自交往以来百余年的政治局势,在历史语境的演进中分析南北出使诗中蕴含的文化正统心理。其二、笔者在立足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史诗互证的方法,从体裁上,全面分析南北出使诗的诗学特征,使金宋臣鉴于南宋王朝的臣属地位,诗歌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史诗特征,古体诗显得沉郁朴质,近体诗大都藉古喻今,展现出深沉的历史沉重感;金代使宋使者多为留恋光景的清新之作,长篇歌行体的雄肆豪状以及近体短诗的状物工巧更加彰显了诗歌创作中悠游的情怀,金人出使高丽诗体现了同样的诗学特徵,幽深冷峭的诗境展现美丽的半岛风光。概言之,南北出使诗极大地扩充诗人创作的内容:异域风光、异族文化、爱国热情都在诗中得到很好的展示。<br>  结语部分在上述六章论述的前提下,概括南北诗学的演进轨迹,并进一步对南北诗学图景进行宏观的勾勒。附录部分就宋金对立的局势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并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对正文进行有益的补充。

关 键 词: 诗学演进 南宋时期 金源 文学价值

分 类 号: [I207.22]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胡光磊
作者 刘凤泉
作者 徐拥军
作者 杨晓霞
作者 张跃军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