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

导  师: 阎步克

学科专业: F0106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五燕的政治变迁史来揭示慕容鲜卑民族的发展历程。<br>  长期以来,慕容氏局促于昌黎一隅,受宇文、段氏等强邻的钳制,势力孤弱,难以生存。永嘉之乱,成为慕容氏发展道路上的转折点。它竖起“拥晋”旗帜,吸纳大量汉人,兼并宇文、段部鲜卑,统一平州地区,由此建立了五胡历史上较独特的政权结构:汉士族被委以较高的自治权,与慕容氏结成联盟,共同统治镇压其它被征服的少数族。<br>  冉闵之乱带来新的机遇,慕容氏挺进中原,建立前燕。鉴于冉闵之乱所暴露的尖锐的胡汉矛盾,取消了此前二赵政权旨在保护国人地位的“大单于台”制度;但是同时又深疑汉人,以慕容氏构成唯一的统治核心,昌黎时期慕容氏——汉士族联盟的政治格局不复存在。同时,昌黎时期进入慕容氏的诸少数族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信任与重用,因此权力集中于宗室诸王。统治基础狭隘,且宗王权重,缺乏制约,内争不断,最后遭遇前秦,分崩瓦解,被强制西迁长安。<br>  淝水战后,前秦溃败,慕容氏面临又一个机遇。慕容氏宗室走上了不同的复国道路,形成了西燕和后燕的对峙。前燕遗存的鲜卑主体在淝水战后集结于西燕。后燕灭西燕,对其上层大肆诛杀、贬谪,慕容鲜卑在内讧之中,再受重创。后燕核心权力进一步集中在慕容垂子孙手中,因此其内争也更为激烈,后燕非亡于魏而亡于内乱。<br>  后燕复国主要依靠本族之外的少数族力量,建国后不得不给予他们很高的政治地位。前燕所取消的“大单子”的胡族职官系统被重新建立,诸少数族酋帅活跃在后燕的政治舞台上,是慕容氏所依恃的最重要统治力量。后燕灭亡后,北燕承袭并发展了这一政治格局,而南燕由于立国于汉人势力深厚的青齐地区,微改其风。总体视之,慕容氏的后期历史呈现出浓重的鲜卑化趋势。<br>  诸燕灭亡后,慕容鲜卑之主体多通过后燕进入北魏。他们遭受到严酷的镇压,长期沉沦于代人中下层,但由此保存了鲜卑武人的文化面貌,并在六镇起义后的胡化潮流中崛起,步入周齐隋唐成为一流高门融入中原社会,实现了最终的汉化。

关 键 词: 慕容鲜卑族 历史变迁 政权结构 民族汉化

分 类 号: [C951]

领  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作者 李海叶
作者 徐霄鹰
作者 程潮
作者 曾顺岗
作者 王春英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机构 广州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书军
作者 张建梅
作者 张恩施
作者 彭劲松
作者 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