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论晚清同治时期(1862-1874)冗苛之政的裁革

导  师: 宋德华

学科专业: F0107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咸丰时期,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保留了大量绿营军队。随着军事行动的需要,各省又新增勇兵,兴办团练,地方督抚和统兵大员利用募兵之权,拥兵自重。这一切导致同治初年地方军队中之冗兵问题日益严重化。财政与军事有着紧密的联系。咸同时期,清政府为应对频年战乱所引发的财政危机,加重对地方的苛征,极大增加了人民负担,同时也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r>  清朝官僚体制的弊端至其中期就已非常严重,同治朝官僚体制之积弊与捐纳制盛行在晚清历史上则是公认的。由此必然导致冗员问题日益表面化。当时中央和地方官僚机构均充斥着大量冗官冗员,各部院无不存在超编现象。<br>  面对同治时期冗苛之政的弊端,一些代表性人物(如薛福成和王韬)纷纷提出各自的裁兵主张,对于统治者裁撤冗兵措施的出台具有重要影响。开明的统治者对绿营兵采取复建与淘汰并举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防勇则是裁撤与依赖并存,主要裁撤淮军、湘军与粤勇。这一时期为“兵勇并存”之时代。编练军有助于清廷裁撤绿营与勇营,但是当时只是做些表面性的文章,练军实际成为晚清迅速崛起的重要军事力量。地方督抚和官员通过裁减差徭、捐摊、浮收等苛征项目,进一步与中央政府争夺对地方财政与军事的支配权,在客观上也减轻了人民负担。至于冗官问题,当时的有识之士吁请裁革冗员,但是统治者采取消极之态度,没有从政治实践上予以高度重视。<br>  总之,同治时期,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政治格局,统治者对中国社会所普遍存在的冗兵、苛征进行了大胆裁减,取得了一定成效,缓解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与各种矛盾,迈出了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步伐。而对于官僚机构的臃肿状况,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统治者自身的局限性,没有得到很好实施。但是,一些处于统治中心的官僚和思想家所倡导的裁官主张,对于后来的维新思想家和政治改革者则具有重要启蒙意义。

关 键 词: 冗苛政治 制度改革 史料价值 晚清同治时期

分 类 号: [D691.2]

领  域: [政治法律] [政治法律]

相关作者

作者 王江源
作者 汤丽莉
作者 吴昱
作者 顾浙秦
作者 黄小坚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康秋实
作者 廖伟导
作者 廖芳
作者 张万坤
作者 张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