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杜威道德教育目的观研究

导  师: 李萍

学科专业: C05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杜威道德教育目的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理论基石等作一番探讨。<br>  在道德教育目的观的基本内容方面,杜威批评了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弊端,区分了“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形成学生的道德能力而不是使学生获得单纯的道德知识。<br>  反对道德灌输,强调培养儿童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学会民主主义的生活方式,强调培育符合民主社会的公民品格,形成民主主义思想;这两点构成了杜威道德教育目的观的主要特征。<br>  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论和民主主义社会观,奠定了其道德教育目的观的理论基石。实用主义道德论否认世上存在所谓绝对的道德真理,强调道德产生于现实生活情境的实际冲突中。从根本上说,实用主义道德论属于唯心主义道德观范畴。民主主义社会观反映了杜威对资本主义社会民主政治的构想,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从实质上说,它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br>  道德教育理论包括道德教育目的观的完善和发展,有必要借鉴国外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得与失”。杜威的道德教育目的观虽然具有不可弥补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但仍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笔者认为,杜威在道德教育目的观上对个人与社会以及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的回答具有较多合理因素,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关 键 词: 道德教育 目的观 知识体系 文化思想 杜威

领  域: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万毅
作者 熊晓正
作者 张苹
作者 仇妙芹
作者 袁思强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机构 广州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