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艾略特智性诗学与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

导  师: 邓国伟

学科专业: E0106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本论文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1、什么是智性诗。2、作为西方智性诗学的集大成者,艾略特的智性诗学体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它在西方智性诗学传统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它和中国古典诗学有着怎样的关联?3、艾略特的智性诗学是怎样和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发生作用的,它给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带来了怎样的新变?<br>  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潮中,智性(intellect)诗学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诗学传统。“智性”作为一个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核心概念,最初来源于柯勒律治。他在《文学传记》中将intellect从一种单纯的思维能力拓展为与创造主体的“才智”、修辞上的“机智”、文体风格上的“理智”密切相关的思考力和想像力。艾略特是西方智性诗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复活”了自但丁、莎士比亚、17世纪玄学派诗人以来所有称得上“智慧的诗人”形成的一个特殊的诗学传统,并从中构建出一套体系完备、内涵丰富的智性诗学体系,“机智的诗”、“感受力统一”、“经验的诗”、“诗性智慧”、“非个性化”、“智情融合”、“客观对应物”、“戏剧化”都是这一诗学体系的重要范畴。艾略特的智性诗学是西方现代主义诗学批评话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中国古典诗学传统既有内在的契合,又有着本质的区别。<br>  艾略特智性诗学的引入给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带来了明显的新变。它契合了30年代新诗界对浪漫主义和象征派的深刻反省,直接导致了30年代中后期现代派“主情”与“主智”的分野,并出现了卞之琳这位典型的“智慧诗人”。但由于中国抒情的诗学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潜在作用,30年代的,“智慧诗”又有其明显的民族文化的烙印,“淘气”成了这一时期智性诗人普遍的趣味追求。进入40年代后,艾略特智性诗学的影响逐渐深入,在严峻的社会现实的大背景下,严肃的智慧诗成了40年代主智诗潮的主流。在40年代,理论上有袁可嘉的不断阐发,创作上有穆旦、杜运燮、郑敏等人的深入实践,“主智”成了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人普遍的审美追求。穆旦是这一时期“主智”诗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他诗中的“被围者”是一个高度“戏剧化”的抒情主体,他完美地阐释了英美现代派智性诗学聚合分裂的、对立的、矛盾的现代性经验的理论核心。本论文采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比较文学、文本细读、理论的分析与综合。

关 键 词: 智性诗学 艾略特 现代主义 美国

分 类 号: [I712.072]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余冬青
作者 花成柱
作者 李潮
作者 古克平
作者 朱桃香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