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许晶华
学科专业: B0205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工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定量测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及其定量分析,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选取了国际上35个主要国家作为研究样本,收集了测度工业化水平的7个指标和测度信息化水平的13个指标的原始数据,从传统工业化水平、工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后工业化水平等3个方面综合考察了35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使用水平、信息知识储备水平、信息化环境和效果、信息消费水平等5个方面综合考察了35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定量的比较了中国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各个方面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得出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滞后于信息化发展水平25%到40%的结论。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相互制约,并且这种制约关系随着两者水平的提高而越发明显,因此如果工业化落后的情况得不到及时改善,将会影响中国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br> 本文又选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样本,选择了反映工业化水平的7个指标和反映信息化水平的15个指标,计算出31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化指数,进行地区工业化水平差距的定量测算;通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信息网络建设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信息化人才储备水平、信息化发展政策绩效等6个方面测算了31个省市自治区信息化综合水平,进行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的定量测算。通过对31个省市自治区工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认为我国各个地区在发展上必须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并进”的发展战略。<br> 通过对1989年到2006年18年的时间序列分析,分别测算出在这18年中我国工业化发展速度和信息化发展速度;通过定量分析,评价中国“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政策的实施效果。<br> 在定量测度出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工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5个原则出发,测算出了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型工业化水平。通过地区差异对比,指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主要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选出国内4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从工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资源消耗水平、环境消耗水平、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5个方面和香港、新加坡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国内城市在新型工业化方面的差距。
分 类 号: [F062.9]
领 域: [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