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化的策略研究

导  师: 谢少华

学科专业: D01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崭新的独立课程形态、一种开放性的活动课程,它对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实现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实施效果。本论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出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学行为转化提供一定建议。<br>  论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并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而设置的必修课,它的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培养其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其教学行为直接决定课程价值的实现。<br>  第二部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及其改变三方面进行了综述。目前,学者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特征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取向、实施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丰富。学者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引出研究的课题,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开发资源,如何进行评价等相应的教学行为。<br>  第三部分研究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应然要求、教师教学行为现实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程,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能创造性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对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等。由于长期以来一线教师都是采用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易出现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学生的活动呈现表面化、小组合作的形式化等倾向。造成教师教学行为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复杂性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紧迫性与教师成长的过程性之间的矛盾。<br>  第四部分研究了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化的必要性和前提条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应进行转化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立的课程价值,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所决定的。要想使教师教学行为顺利实现转化,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应具有心理认同与参与意识、教师对教学具有自我监控能力与反思能力以及具有较高的教学效能感等。<br>  第五部分研究了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化的策略。由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受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学校组织的支持、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影响,为此,应实施以下转化策略:第一,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努力提升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第二,学校应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制度,设立教研组织,带领教师进行校本教育科研等;第三,社会应为教师营造适度压力水平的心理氛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研究成果应贴近实践、具有可操作性,要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通过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行为转化。

关 键 词: 教师队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行为

分 类 号: [G451]

领  域: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姚婧
作者 张笑欢
作者 黎启业
作者 李雯雯
作者 董小红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机构 广州大学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