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十七年”小说中的儿童

导  师: 陈少华

学科专业: E0106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十七年”小说的文本本身充满着一种文化的张力,尽管当时的作品不一定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却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七年”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公民心态。其中小说中的儿童形象,大都体现出一种成人视角,即站在成人的视野中看儿童,因而成为一种带象征意义的符号化形象。本文正是透过对这类形象的解读,发掘隐藏其后的“十七年”作家的文化心理。<br>  文章以十七年时期小说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为探讨主题。<br>  绪论部分,分析本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讲述“小说儿童”的存在背景与研究现状,并对文章结构做简要介绍。<br>  第一章,儿童与儿童原型。比较区分荣格的心理学原型理论与文艺学原型批评理论,文艺学原型批评构建在荣格的心理学原型理论的基础上,同时也打破荣格原型理论的“原型承载集体无意识”这一核心范畴,认为原型现象“综合”地呈现着人类复杂的心灵世界。回顾了“儿童”概念的发展历史,分别论述了中西方儿童观的演变,以及十七年期间对儿童根本的远离。<br>  第二章,十七年:一个“圣童”的成长历程。这是主体部分的重点,从文本出发,剖析当时小说作者如何以儿童成长为线索,借用荣格“圣童”原型的概念,从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角度,分析小说中出现的结合英雄原型与儿童原型的“圣童”。<br>  第三章,探寻时代崇拜的根源。进一步分析集体塑造“圣童”现象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从十七年的时势及社会意识形态出发,论述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英雄崇拜与偶像崇拜的必然性。并点出由于作家对自我主观判断的舍弃,促使以革命英雄为载体的集体理想人格的成形。

关 键 词: 现代小说 创作风格 儿童形象 文化心理

分 类 号: [I207.4]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甘静
作者 陈翠平
作者 田频
作者 王少瑜
作者 陈伟军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