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视点回指和汉英长距离反身代词研究

导  师: 许余龙

学科专业: E0211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  要: 本文着重研究语法和语用上被称为的(篇章)"视点回指"现象。所谓"视点回指"乃长距离回指或长距离反身化的一种特定形式,存在于人类的许多语言之中。学术界对它的定义详略不一。这里,援用 Yan Huang(2004a,2007)的定义,简要描述其基本的特性,即,"视点回指是指以下这样的语言现象:以特定的词汇和/或句法手段表达一个语句/语段(篇章)的内部主人公视点,而非当前外部说话者视点。"这里的"视点"是一个专门术语,表示(话语所指实体/对象的)"语词"、"思想"、"认知"、"情感"、"感知"或"空间处所"。(另见 Hagège1974,Clements1975,Sells1987,Reuland2009等人的定义)笼统地说,视点回指--觉得--也就是篇章回指的一种特别形式或特定说法,而在本文是专指长距离反身代词(LDR)之于最小语篇主人公(MDP)实体之间的回指关系。诚然,汉英篇章中都存在(或允准)这么一种回指关系--尽管表现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在汉语中主要(若非一定总是)由简单反身代词"自己"建立,在英语中由反身代词"Pn-self"表达。<br>  长距离反身化或/和视点回指是近三十年来语言学领域的热点课题。无论形式主义学派,还是语用功能主义学派,都对它有过较广泛的研究。形式主义学派的研究主要是针对 Chomsky(1981,1982)标准"管约理论"遇到的棘手问题--管辖域之外的长距离约束--而展开的各种句法约束理论探究。这些研究沿袭乔氏经典约束理论路线,致力于提出一些具体的句法理论方案或分析法(如"中心词移位法"、"IP(屈折短语)附接法"、"题元等级论"、"自我归属论"),以图解决管辖语域外反身代词长距离的约束问题。这些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句子层面反身代词的受约束现象,并大多以句法约束规则的建立为前提,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是,形式语言学研究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即,不能真正解决语篇中LDR的受约束问题。究其根源,这些分析法都试图用(参数化的)句法理论来解释非句法性质的长距离反身化(cf.Huang1994)。长距离反身化,本质上是一种篇章回指现象,不是句法现象;因而,既有的形式语言学理论未能对它做出足以令人满意的分析。<br>  专门针对"视点回指"而进行的研究主要有Sells(1987)、Zribi-Hertz(1989)、Baker(1995)等。这些研究已然不囿于(传统)形式语言学的理论成规,更多地是在语义、语篇分析或功能分析视野下进行的。而语用理论视角下对长距离反身化/视点回指进行的研究,既有以非洲和西方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也有以汉语作为研究的语料的。有影响力的研究主要有Horn(1984,1989)、Levinson(1991,2000)、Huang(1994,2007)等等。许余龙(2004)从功能语用角度,在对自然篇章中的回指进行系统而深入探索的同时,也对汉语 LDR有所研究。此外,笔者近年来对汉语LDR和指代词在语篇中的语用功能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刘礼进2007a/b,2008a/b)。语用学、功能主义视角下的这些研究,应该说较之形式学派的研究,能更有效地阐释反身代词和指代词的篇章功能特点。鉴于既有研究中仍缺乏跨语言对比分析,拟扩大语料范围,检索足够的实例,运用对比方法,进一步探索汉英LDR的视点回指和/或长距离回指的功用特点和规律。<br>  从汉、英语小说中检索了一定量的 LDR用法实例,制作成汉-英、英-汉翻译(对比)语料数据(库),以考察汉英篇章中视点回指/长距离回指的异同特点。本文要着力探究三个方面的问题:(i)汉英LDR视点回指式/非视点回指式(回指语与先行语在语法上的关联方式)的异同性和分布特征,(ii)汉英LDR在篇章中的功能特点及语用动因,(iii)汉英LDR在篇章中的回指生成模式(篇章回指的建立和维持或推进手段)的异同特点。<br>  本文采取"对比功能分析"之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cf.Chesterman1998,许余龙2005)、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汉英叙事语篇中LDR的(视点)回指功能。本研究是根据自制的汉英小说语料进行的,主要完成了两方面的任务。第一,利用汉英原文小说语料,考察了汉英篇章中视点回指式/长距离回指式的分布情况。第二,利用汉译英语料和英译汉语料,考察了汉语LDR与其英语对译/对应用语的情况,并且分析了汉语LDR与英语LDR/代词的不同的篇章功能特点和语用动因。<br>  本文借鉴、吸取前人研究的理论观点,围绕"最小篇章主人公"(MDP)概念,建立了自己的分析框架--"汉英LDR视点回指语用原则",并以此对语篇中LDR的语法语用功能做了统一的解释。<br>  本文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br>  (1)就篇章回指结构式而言,汉英LDR的视点/非视点回指式之间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的相同处在于,汉英"一般视点回指式"在叙事篇章中均较为普遍。主要的差异在于:(i)在汉语篇章中由视点回指动词触发并由"自己"构建的"典型视点回指式"很常见,而英语篇章中由Pn-self构成的此类回指式较鲜见,表明这不是英语篇章中主要的回指结构式;(ii)英语Pn-self的"非视点回指式"要比汉语"自己"的"非视点回指式"在篇章中更普遍,究其缘由,英语LDR不仅负有建立篇章回指的责任,还承担了语义强化和构成信息对比的功能;(iii)总体上,汉语"自己"的视点回指/长距离回指式的分布频数,远远超过英语"Pn-self"的视点回指/长距离回指式的分布频数(722 vs.93),说明前者是叙事语篇中常见的连贯现象,后者不是。<br>  (2)从汉语LDR与英语对译/对应用语情况看,(i)叙事语篇中,汉英回指表达式虽然有所相似,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主要的:汉语常用LDR建立视点回指/长距离回指,而英语更多地使用普通代词建立长距离回指。(ii)汉语简单LDR常与英语代词相对译/对应,也即,汉语各句位的"自己"通常相应地译成和译自于英语各格位的代词。这表明,操汉语者易受主人公(主观)叙述视点驱动,多用"自己"建立篇章回指关系;操英语者常立足于观察者(客观)叙述视角,使用代词表达回指关系。主要原因可能是,英语属于规范的屈折语,词语本身的形态变化(如代词的人称、性、单复数特征变化)能明确标示各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和所指关系;因而,代词化手段不但不会造成语篇理解困难,反而使得语篇生成更为经济、省力,进而说明,英语无须衍生出一个像汉语"自己"那样的词汇化的单语素反身代词(如self)。(iii)汉语复合LDR也通常与英语代词相互对译/对应,即,汉语中各句位的"Pn-自己"大多也是相应地译成和译自于英语中各格位的代词。原因或在于,说汉语者要比说英语者更喜欢用强调性词语来凸显语篇所指对象。<br>  (3)从LDR的回指功能及回指生成模式看,(i)汉语"自己"可定义为"视点回指语",其根本功能是指代MDP实体,"Pn-自己"主要用做代词的一种强势语形式,其作用在于凸显篇章所指实体及其对比性;而英语篇章中的"Pn-self"既可用以建立视点回指,又用于对语篇中的所指实体加以强调或比对。(ii)汉英篇章中主要有两类涉及LDR的回指生成模式:单层回指建构模式和双层(多层)回指建构模式。汉语有简单和复合反身代词之分,因而,其回指生成模式要比英语的更复杂些。(iii)对于汉英LDR在语篇中的回指功能和回指生成模式,本文提出的理论机制--语用准则、视点(回指)领域条件、(先行语或MDP实体的)生命性/意识性条件--能够做出较充分的阐释。也就是说,汉英LDR的篇章功能解读和篇章回指生成,原则上都能为上述"语用准则"、"视点领域条件"和"生命性/意识性条件"所支配或预测。<br>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br>  首先,提出的"汉英(第三人称)LDR视点回指语用原则",是一个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的理论机制,它对现行语言学理论建构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它促使认真地重新思考关于语法规则与语用原则的相互作用问题。语法规则不应该是脱离或独立于语言使用的准则,而应该是起源于语言运用之中。用Levinson(1987a,cf.Huang2007(:)271)的话说,语法最好(被)视作"凝固的语用法"--即从"语例意义"经过"语型意义"再到"句型意义"这样一个历时过程中的渐变之结果。当然,这不等于说,可以用语用原则否定语法规则,而恰恰相反,语用原则从广义上看属于语法的一部分,是对语法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本文提出的"语用原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前人语言学理论的有益补充和发展。比如,相对于"意识主语"假说和新格莱斯语用学理论,语用机制具有本身的特点:(i)可用以分析汉英LDR的语篇回指功能,包括回指解读和回指生成两个方面,并更适于处理汉语篇章回指;(ii)不仅可用以处理单层篇章回指,也可用以分析双层(多层)篇章回指;(iii)其"最小语篇主人公"(MDP)概念,不啻于对"意识主语"的简单"克隆",更是一个语义功能概念,它的含义或所指不囿于某一固定的(表层)语法句位成分,因而具有较强的预测力或解释力。<br>  其次,本文的研究发现和结果,对汉语、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由汉、英语LDR建立的视点回指/长距离回指,是篇章回指的特定形式,较普遍地存在于汉、英语(尤其是汉语)篇章当中。因此,了解和掌握汉英篇章中LDR的(视点)回指式分布特征、功用特点、回指生成模式等等,无疑有助于汉、英语教学和翻译教学与实践。比如说,明白了汉、英语原文本中视点回指/长距离回指的构成方式,可以减轻篇章理解负荷,节省阅读时间;明确了汉英篇章回指生成模式,可以更连贯、更有效地在写作中进行篇章生产;熟悉了汉语LDR与英语LDR/代词之间的对译/对应用语规律,在汉-英、英-汉翻译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就能更准确、经济、高效地将汉语原文本译成英语文本,反之亦然。

关 键 词: 汉语 英语 长距离反身代词 视点回指法

分 类 号: [H146.2 H314.2]

领  域: [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

相关作者

作者 刘礼进
作者 吴建雄
作者 郑庆君
作者 吕玉林
作者 焦玉琴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彭川
作者 彭晓春
作者 徐云扬
作者 成海涛
作者 曾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