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共情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导  师: 李金涛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共情是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所谓共情,是指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即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br>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在新课改中涌现了许多新的观念与理论。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及广大的一线教师开始重视研究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与中小学教学科研的结合及应用,尤其是心理学学科的一部分最新理论,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意义,相关方面的研究和理论成果也很丰富。<br>  由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使得语文课程有别与其他课程,具有言语教养的功能和精神陶冶的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散思维,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共情理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比其他学科来说,涉及的内容更为丰富,方法更为多样,也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拟深入全面分析共情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结合中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及语文教学活动的具体实践,研究共情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应用的可行性和具体途径。<br>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共情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共情的概念、成分及其产生的心理机制。第二部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了共情理论引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探讨了共情理论引入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第四部分总结了共情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与方法。第五部分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共情理论应用的反思和总结。

关 键 词: 中等教育 语文课程 教学活动 共情理论

分 类 号: [G633.3]

领  域: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李二平
作者 吕红兵
作者 欧玉玲
作者 陈丽端
作者 曾芬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机构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