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现代诗学的人性论转向——以徐复观为主线的历史考察

导  师: 黎湘萍

学科专业: E0106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  要: 现代新儒家作为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思潮之一,早已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对其文艺思想的研究则相对匮乏。本论题即选择徐复观诗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进入这一学派的文艺思想世界。<br>  作为现代思想文化史的参与者,徐复观的研究价值在于:一、在战后台湾极权时代,他发展出了自由主义的面向,以民主政治来应对独裁专制问题,并使自由精神筑根于历史文化;二、在战后台湾的文化危机中,他以人文主义的情怀作出回应,并以思想史家的见地重释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三、面对现代中国的反传统文艺狂潮,他建构了人性论诗学的典范,把文学艺术重新建基于中国人具体的心性之上。<br>  现下的徐复观研究,则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其学术思想系统的发掘,如黄俊杰对徐氏文化图像的分析、肖滨对徐氏政治思想结构的把握、王守雪对徐氏文学思想系统的疏理等;二是对徐复观与台湾文化生态之间互动关系的考察,如李淑珍在内在理路与外在背景双重脉络中所展示的徐复观思想世界和台湾历史世界、陈昭瑛对徐复观与台湾本土化运动之间的关系史的解释等。这些研究,或关注徐复观的文化/政治思想,或面向徐复观的生活世界,对于本论题的写作均有启发。本文则进一步把徐复观置于现代文化情境中,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变迁以估量徐氏学思的意义。在这方面,杜维明所提出的“启蒙反思”、“文化中国”等论说似更具参考价值,前者着眼于历史理解而辨证地超越启蒙心态,后者着眼于地域融和而提出文化中国的三个意义世界。本论题即试图藉此进入徐复观的思想世界,而以徐氏与现代智识者之间的文艺对话为切入途径,来重新解读徐复观与中国文艺/文化现代转进之间的联系。<br>  本文主要讨论徐复观的诗学思想及其与现代文化情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考量徐复观的诗学重建在现代文艺/文化转进中的意义。<br>  该文的论述起点是,徐复观立基于具体生命中的心性,以发掘文学和艺术的根源,建构了人性论诗学的典范。这一诗学典范,因应现代思潮的冲击,在重振中国文化精神的意图主导下,对中国的文化传统、生命意识和文学艺术作了重新理解和本源性疏释。进而,论文把徐复观的诗学思想置于现代文化情境中以观其生成、开展和意义。中国现代诗学的核心,是文化转型中的人学反思。而徐复观的诗学重建,不仅使得中国文化在现代诗学的转化和开展中不再缺席,更进一步,以兼具生活义和文化义的生命理解,一面契接新文学的人学内涵,一面消解其观念的执持,而实现了诗学典范的转移,并在人性与历史文化的罅隙中开启人性论诗学的诸种可能。在此意义上,该文把徐复观的文艺言说描述为现代诗学史上的人性论转向。<br>  对于徐氏的此种诗学趣向,须从三个方面给以定位:首先,徐复观一系的文艺思想与其启蒙反思意识不可分割。现代新儒家是在启蒙思想者的激发下重归文化传统的。他们有着浓烈的后五四情结,启蒙思想可谓其永远的潜在对话者。由此,他们与启蒙思想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历史性张力关系。大体而言,这种历史性的张力结构由新儒家的心性指向与启蒙的自由诉求形成。但徐复观实能把握心性本源与自由诉求之间的平衡,而开启自己的思想世界。其次,徐复观一系的文艺论述是其学术思想的延伸。他们的学思建构发自强烈的生命感怀,并经由各自不同的史学和哲学向度,使其人性论获得了生活世界的、历史文化的乃至宗教式超越的内涵。其意涵丰饶的文艺论说,必须从他们不同的生命趣向和学术进路中寻找解释。再次,离散经验伴随着新儒家文艺思想的历史性展开。战后移民使现代新儒家拥有了独特的离散体验。在历史的动荡中,他们证悲证智,贞认着生命和文化的意义。新儒家文化上的承担和学术上的建树受惠于此忧患情怀良多,而其文艺论说随之传达出强烈的文化意味。唐君毅在这方面表现得最明显,徐复观亦同。徐氏的人间情怀还使他对台湾的文学艺术动向多所关注,在与台湾文艺家的互动中,他走进了台湾文学艺术的生命世界。<br>  但本论题并非单纯的徐复观个人思想的呈现,也不是一个普泛性的文学/文化史的考察,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现代智识者互动景观之重现和重释。这种对话关系,随着论题的逐层展开而有所选择或偏重。<br>  第一章,主要通过对徐复观与胡适之间文化冲突的分析,论述徐氏诗学思想的文化缘起及其对胡适文学观的扬弃。新文化运动对文化传统的破坏、科玄论战中的科学主义强势,使得中国文化深陷危机之中;白话文运动中的工具论倾向,则直接对文学的内质和文学史的实质构成威胁。这是徐复观早年求学时期的文化背景;在他弃政从学后,这种文化倾向又因胡适主持中央研究院而在台湾延续。徐复观此前已树立自己的文化立场,此际更经由中西文化论战,再次面对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困境。不同于以往的体用论者,徐复观因吸纳了启蒙价值,建构了新型的知识/价值论而逐渐获得文化上的正当性。徐复观的文学史论,大体上是这种文化立场在文学领域中的申说。<br>  第二章,通过对徐复观与胡适、鲁迅、周作人等生命观的辨异,及对现代儒学之生命转向的追索,来考量徐氏人性论转向的内在动源。徐复观的生命观照,与胡适的科学人生观、鲁迅的纯否定性灵魂、周作人的文人化儒家乃至熊十力的宇宙论儒家等形成对照,而最终凝成一个立足于生活世界、回归心性体认、兼具仁义虚静意涵的经验型儒者形象。这种生命理解,直接贯注于其人性论中,形成其诗学的根源和主干。<br>  第三章,是徐复观“心的文学”理念与周作人“人的文学”理念之间的诗学典范对话。该章主要考察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理念及其多重拓展的困境,最终汇归于徐复观“心的文学”观之树立;又以钱穆对中国文学的理解为比照对象,考量徐复观从精神本源上复活中国文学艺术的用心和效用。周作人以启蒙理念为思想的底色,其文学观最初即内含着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冲突,此后亦因观念执持而隔膜于人心人性的终极义蕴,故而屡屡受挫;周氏弟子废名似能在生命内核上拓展其师周作人的“言志”理境,但他的印西“论理”之路仅成其诗人的梦寐。与周作人、废名反溯性的言志史论不同,亦与钱穆怀旧性的文化史诉说有异,徐复观涵养于历史文化,更力图以思想史学树立中国文学艺术成立的最后根据。他关注文学艺术与儒道兼融之心性的根本性联系,从而畅通了诗学重建的源头,并在文艺纲维脉络的疏通中作了历史的印证。<br>  第四章,考察徐复观与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在文艺言说上的关联和差异,以展示人性论诗学的多维趣向和可能理境。熊十力究心于根本问题,治学则偏重宇宙本体的证会,而有所隔膜于文学艺术;即便论及诗文,亦多以使人发起向上和率真之念为依归。承续熊氏的学术大体,徐复观、牟宗三和唐君毅均以心性之显发树立其学术的根本;但在文艺问题上,则有别于其师而能畅论其历史义蕴、美学内涵和文化精神,显现出致思进路有异的文论样态。不过,徐、牟、唐的文艺论述又终汇归于人性问题,而能直就生命和心灵本身以作深一层的开掘,目的均在于畅达人的本心,拔升人的境界。在此意义上,三人的文艺观内在地形成一种互通互补的格局。<br>  第五章(略),在徐复观与杨逵、刘国松、白先勇和陈映真等台湾文艺者的学思往还中,呈现战后台湾所遭遇的情感和精神困境,进而在此一脉文艺话语的生成转进中考量徐复观的独特视角。徐复观与台湾文艺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与日据时期文学家的交往、对现代西化艺术的批评和对乡土文学的声援。徐复观贯穿始终的态度是对人性的信赖和护持,这使得他的论述具有长久的意义。<br>  本文所采取的研究途径有三:一是历史的实证研究:在重回历史现场中考察现代智识者的学思诉求,在原生态的历史脉络中细微地观察其时的事件动因、思想走向和文化结构,重现智识者与中国现代文艺/文化情境之间的真实关联。二是精神的体证研究:本论题所关涉多为具内在深度的思想者或哲人史家,在面对这些个体时,尽量以证会和追问的方式契入他们的内在世界,体察其运思动力和理路,就其本身来呈显其精神脉动的多维向度。三是学思的比较研究:对徐复观的个案疏释与对相关智识者的考量兼顾,在现代智识动向的互渗、影响和对比中,抉发徐复观诗学思想在现代文艺/文化坐标中的位置和意义。

关 键 词: 中国现代诗学 人性论 徐复观 现代新儒家 文艺思想

分 类 号: [I207.2]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周炽成
作者 石了英
作者 史怀刚
作者 柏友进
作者 邝天舒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