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导  师: 赵学增

学科专业: B01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美国等市场经济条件较完善,法律法规等制度较健全,股权较分散,公司治理以外部市场治理为主的国家。在欧美等市场经济条件较发达的国家,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我国自2001年8月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关于在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和制度环境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能否起到所设想的作用,在各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地论证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性,并提出改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政策建议。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主要内容依次如下:第一章论述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为了解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在公司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并进而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有效运行的条件。第二章用经济学的方法论述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第一: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这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和大股东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原有管理层和大股东将阻碍独立董事制度推行迅速达到一个均衡,也即阻碍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影响独立董事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的效果。引入一个新的制度还存在一个同其它相关制度相兼容的问题,如我国的监事会制度。第二:分析激励约束机制与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独立董事在本质上也是股东的代理人,没有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作为“经济人”的独立董事可能与公司内部的经理人“合谋”而取得最大的效用;由于“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独立董事也没有多大的激励去尽职的履行职责。第三:建立一个独立董事和内部经理人合谋的博弈分析模型,分析独立董事和经理人合谋的条件和可能性。第四: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机制上论述独立董事的有效性,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其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否完善外,更重要的是看其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有效,就与独立董事制度有关的《公司法》、《证券法》等而言,法律成面的缺陷可能使独立董事不能有效地履行其职责。第四:从独立董事的任免机制及其独立性方面分析其有效性。现在的独立董事的任免权基本上由控股的大股东控制,在这种独立董事任免机制下,独立董事很难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损害。第三章: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业绩相关性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本章选取深交所5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独立董事的人数、比例、薪金和公司的EPS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分析得出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的业绩相关性为负或不大。第四章提出改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政策建议。本论文分析的结论是:在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并不能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

关 键 词: 上市公司 独立董事制度 治理结构 风险控制

分 类 号: [F279.246 F832.51]

领  域: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作者 邹东海
作者 潘琦
作者 张书军
作者 梁邦平
作者 谢鸿飞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廖刚
作者 张为
作者 张丽丽
作者 张丽娟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