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补偿 ——以中国古诗英译为例

导  师: 李明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在与彼此交流时通常会用到文化缺省的交际策略。这一策略省略了文化成员之间一些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使得交际更加简略有效,但是也给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往往与原文作者不同,为了使他们也能够充分欣赏到原文作品的美妙,就很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缺省的文化背景信息在目的语中补偿出来。诗歌,特别是中国古诗,是最具挑战性最难翻译的作品。由于诗歌独特的效果和形式以及空间的限制,文化的补偿在诗歌翻译中要比在其它文体的作品翻译中受到更多的限制和阻碍。根据图式理论,新信息只有与已有的背景信息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以及才能被人所理解。当新信息被置入读者的认知体系中时,他们的认知机制就会自动去搜索与之相关联的或相应的图式,并把新信息填入这个图式的空位中以激活此图式。译者可以通过在译本中把原文缺省的文化背景信息一一补偿出来,为目的语读者提供充分的填充项来填充原文中文化缺省词的图式,以便帮助他们最终能够成功地激活相应的文化图示。当文化缺省词语的图示被成功地传送给目的语读者时,就意味着这个词的文化背景信息也随之被传递给他们,为他们了解和掌握了。在此篇论文中,作者将会从几个方面和层面去研究文化补偿的方法,并根据文化图式的运行原理提出中国古诗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合适的补偿方法。作者最后提出译者在补偿原诗中的文化缺省时应同时顾及到诗歌的美学价值以及信息价值。但是在译者不能同时两者都兼顾到的情况下,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补偿原诗的文化信息,因为文化学习和文化交流是翻译的主要目的之一。

关 键 词: 文化缺省 文化背景信息 文化图式理论 认知机制 文化补偿 诗歌翻译

分 类 号: [H059]

领  域: [语言文字]

相关作者

作者 王金宝
作者 颜学军
作者 杨汝福
作者 祝琳
作者 孙红敏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彭川
作者 彭晓春
作者 徐云扬
作者 成海涛
作者 曾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