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刘世龙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
摘 要: 抗日战争初期,为了救助并培养不断产生的难童,各社会团体、国民政府及各地民众积极展开儿童保育工作。在国统区各地,特别是在作为大后方的四川和陪都重庆,政府和社会团体设立了大量儿童保育机构,教养各地抢救而来的难童、阵亡将士子女、生活困难的抗属子女、因家长参加抗战工作而无力照料的儿童及保育机构所在地贫苦儿童、流浪儿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过去,学术界曾对战时儿童保育会的活动概况、妇女组织在抗战时期儿童保育工作中的作用、振济委员会主办儿童教养院的儿童教养概况等进行了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抗战时期四川和重庆儿童保育工作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四川和重庆为中心,对战时儿童保育会、战时儿童救济协会等社会团体和各级政府的儿童保育活动进行综合研究,以展现抗战时期的儿童保育工作的概貌。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抗战以前儿童保育思想的源流及实践,概述了我国儿童保育思想的发展及在其指导下的儿童保育实践,并指出传统保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主要介绍抗战时期儿童保育运动的缘起过程;第三章是论述的重点,以四川和重庆为主要考察对象,论述了战时儿童保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包括保育管理、四川和重庆儿童保育机构的设立及儿童保育机构教养儿童概况等;第四章对抗战时期的儿童保育工作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战时儿童保育工作的特点、意义及存在的种种问题,试图达到为我国当代儿童福利事业提供参考的目的。抗战时期的儿童保育工作,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有政府颁布的相应规章制度做保证,有一批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的热心人士的领导和参与,有各地民众的积极支持。由于运用了现代社会救助理念,在儿童保育过程中,保育工作者注重“教养合一”的方式,并考虑到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些保育院还对儿童进行心理教育,抚平儿童的心理阴影。这与以往只为被救助儿童提供生活保障的情形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战时儿童保育工作还引起了国人对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丰富了民国时期的儿童福利思想,为抗战胜利后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更多还原
分 类 号: [K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