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从诗学视角管窥 ——《新月》月刊上的诗歌翻译

导  师: 王友贵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新月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团体,其诗歌理论建设和创作,硕果累累,相比之下,该社的诗歌翻译就不那么耀眼了。之前文献或对新月社个别成员诗歌翻译浓墨重彩;抑或倾向于仅仅列出该社刊物《新月》上诗歌翻译中涉及到的各类名字和名目,还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 在勒菲弗尔诗学和翻译相互关系理论的观照下,本文拟从文学系统内部,也即从诗学视角来探究《新月》月刊上的诗歌翻译,以求再现新月社这一持续六年的诗歌翻译史。作为期刊翻译史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该月刊的诗歌翻译选材,并从语言、文学手法、形式和音乐性四个方面系统分析和解释了该月刊上的诗歌翻译,在研究界尚属首例。 本文认为,当时的主流诗学和新月社自己的诗学都在《新月》诗歌翻译中有所体现,造成了翻译诗歌的独特性。被迻译的外国诗歌,都具有整饬的形式和良好的音乐性。用以翻译它们的语言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文,即中国白话词汇和欧化句法的结合体。原作文学手法中那些中外诗学共享的成分,得到较充分的迻译;而那些紧紧依附于原语文化或是语言的手法,则在翻译过程中丧失。正如原作诗歌,翻译诗歌也是形式整饬,这得力于诗行间、章与章间字数的规则变化。此外,翻译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源自尾韵、顿和其他手法的合理利用,而其韵式和每行顿数主要是分别移植原诗的韵式和音拍的结果。 当然,本文也不无瑕疵。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更加深入细致。

关 键 词: 新月 诗歌翻译 诗学

分 类 号: [I207.25]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吴振兰
作者 彭燕
作者 李特夫
作者 邹玮烨
作者 谷峰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