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商品金融化及其传导效应研究

导  师: 刘金山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摘  要: 金融创新融入商品贸易的现象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荷兰,其后在英国、美国等地区得到了改良和广泛应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传统的交易所公开叫价逐渐被计算机的电子化平台取代,商品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量也已超过实物交易量的数倍之多。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金融衍生品交易量和金融投资者数量在商品领域均出现了剧增,商品交易背后的金融统治力量成为常态化,凸显了商品金融化现象。商品金融化现象是如何统治了商品的自然属性,并改变了传统的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回顾了商品金融化的历史进程,发现商品金融化发展必须具备的四个关键因素:自由化、透明的市场组织;有利市场的经济治理框架;交易商品的同质化;实物交易市场的高度发展。期货市场从16世纪出现,并逐渐成为商品金融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具备了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本文通过比较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数据,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期间,期货交易突然爆发式增长,铝、锌等有色金属一年内经历了最高6倍的升跌,大豆、小麦等农产品的价格也经历了3倍以上的起落,金融危机爆发时期的资金流动已远远超过了商品实物市场交易的总和。这是商品交易中金融资本开始统治实物交易的标志性背景,凸显了商品金融化对产业层面的影响。针对商品金融化出现的背景和现象,本文通过对有色金属、钢铁和农产品等期货价格的实证研究,发现了商品金融化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其有利于企业的锁定生产成本,减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此种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十分敏感,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商品金融化有过度的迹象,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本文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有色金属市场、钢铁市场的国内外价格传导情况表现较好,农产品对国际市场价格的传导表现最差。总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的商品交易中心与国际市场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劣于国外期货市场,因此不利于发挥商品金融化的正面效应。继而,本文通过模拟企业的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行为,发现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每年的收益率变化平均约10%,即企业运用商品金融化的正面效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通过国内外比较研究,本文发现我国商品金融化从2000起至2010年期间经历了一段完整的发展周期,即由膨胀到萧条的过渡,2008年为低谷,2009年反弹性快速恢复,到2010年起开始平稳,并进入新一轮的膨胀早期阶段。商品金融化对产业层面影响的问题值得深入关注。一方面国内外商品交易中心的价差导致了金融套利的风险;另一方面,国外资本主导实体市场的价格体系,必然威胁到产业的安全。本文将商品金融化与产业安全的关系作为重点单独地进行了考察,通过长期波动率、包络模型等实证方法,分析了包括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9个细分行业所处的产业安全态势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有色金属的相关行业与国际整体水平结合较为紧密,而农产品相关行业,特别是涉及小麦、玉米、棉花、白糖等相关原材料行业,则与国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以致纺织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细分行业存在一定的产业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商品金融化对产业生产环节的各种影响路径,提出了商品金融化下产业发展阶段存在的四个阶段:商品贸易保护阶段、本国的商品交易中心发展阶段、国内外商品交易中心的同步过渡阶段、商品定价中心成熟阶段。我国的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处于第一阶段;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处于第一与第二过度阶段;纺织业处于第二阶段;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处于第二与第三过度阶段;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处于第三阶段。本文认为商品金融化进程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阻力不在于商品交易金融平台的建设问题,而是政府思路转变问题,政府应该进一步下放权力,让更多外来参与者广泛进入,让风险分散渠道更加多元化。因此对发展金融战略、提升定价权支持系统、加强宏观经济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大宗商品 金融化 传导效应 产业安全

分 类 号: [F832.5]

领  域: [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作者 崔瑞娟
作者 景玉琴
作者 马建全
作者 周怀峰
作者 马建会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廖刚
作者 张为
作者 张丽丽
作者 张丽娟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