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清代钱塘江海塘的修筑与低地开发 ——以海宁、萧山二县为考察中心

导  师: 徐林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摘  要: 钱塘江的潮水举世闻名,近世以来,潮水南北摆动不定,大致为宋元时代潮水主要走南大门,明代至清代潮水逐步趋北,乾隆二十四年之后潮水完全趋向北大门。历代潮水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海塘的修筑也逐步完善,清代改“民修”为“官修,”不惜帑金加以建设,以期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到乾隆时达到一个高峰,之后清朝国力下降,海塘经费拮据,“官修”转为“民修”或“官民结合”。在重点北岸海塘的修筑与防护中,采取开挖中小门引河、堵塞尖山、大量修筑鱼鳞石塘等方法,在老盐仓沙软不适合建筑石塘的地区,最后仍全部改建石塘。在石料、土料、木料等材料的采购运输上,采用多种方式。乾隆时期北岸鱼鳞大石塘体系的形成,形成了如今北岸海塘的基础,而南岸的塘工建设相对迟缓,在经费上多采用“官民结合”的方法。另外,随着钱塘江潮水的北趋,南沙逐渐扩大,逐渐与南岸萧山陆地连为一体。在嘉庆十六年,为了这一地区管理的便利改隶萧山县,随之逐渐开发,这一地区的开发史恰恰能反映海塘边低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不管是北面的筑塘和南面南沙的开发,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做斗争的精神。

关 键 词: 海塘 海宁 萧山 南沙

分 类 号: [K249 TV882.8]

领  域: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水利工程]

相关作者

作者 董丽娟
作者 陈静文
作者 徐传超
作者 杨安尧
作者 张从容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万俊毅
作者 徐佳宁
作者 曾彧
作者 杨卫华
作者 欧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