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珠江广州河段轮虫的时空分布研究

中文会议: 2008年全国水生生物学博士生会议论文集

会议日期: 2008-10-10

会议地点: 广州

主办单位: 广东省生态学会

作  者: ; ;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  处: 《2008年全国水生生物学博士生会议》

摘  要: 2004年-4月-2007年3月,对珠江广州河段轮虫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了三年的调查研究.调查期间,共发现轮虫56种.优势种为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微型多突轮虫(Proalides subtilis),西式三肢轮虫(Filinia novaezealandiae),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hris),尾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udatus),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蛭态目(Bdelloidea sp.)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调查发现,珠江径流量对轮虫密度有重要影响.在丰水期,两个采样站点(分别为中大码头和黄埔码头)的轮虫密度变化不大,而在枯水期,位于下游的黄埔码头的轮虫密度显著低于上游的中大码头.轮虫的密度高峰出现在秋季(9月底至12月初).中大码头轮虫的最高峰出现在2004年12月初,为5975 ind./L:黄埔码头的轮虫高峰出现在2004年4月中旬,为5877 ind.·L-1.轮虫密度变化范围为4-5975 ind.·L-1.中大码头轮虫密度的平均值为1627±233 ind.·L-1;而黄埔码头的平均值为1051±147 ind.·L-1.

领  域: [自然科学总论]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对象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李振义
作者 吴晨
作者 张琳
作者 丁培强
作者 吴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