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1980—2003年南海赤潮藻种分布特点

中文会议: 中国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日期: 2007-11-01

会议地点: 上海

主办单位: 中国海洋学会

作  者: ; ; ; ; ;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出  处: 《中国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摘  要: 多年来我国近海赤潮发生的频率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给水产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着重分析近20多年来(1980—-2003年)南海海域发生的赤潮,系统比较南海四大区域(北部、东部、南部和西部海区)的赤潮藻种特点,结果表明,在南海不同海域以及不同的时间,赤潮的主要藻种也存在差异性。在北部海域,主要赤潮藻种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在东部海域和南部海域是扁甲藻(Pyrodinium bahamense).在此期间,扁甲藻和夜光藻一直是南海海域的主要赤潮藻种.在1990年之后出现一些以前未发现引起赤潮的藻种,如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锥形斯氏藻(Scrppsiella trochoidea)、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等.经分析认为,赤潮藻种变化可能受到区域环境条件的影响.

关 键 词: 赤潮藻种 环境变化 近海赤潮 生态环境 区域环境

领  域: [生物学]

相关作者

作者 董晓敏
作者 董观志
作者 郭军林
作者 程微
作者 陈海忠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丁培强
作者 徐松林
作者 徐枫
作者 陈光慧
作者 孙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