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张悦然小说的青春世界:困境中的人性关怀与唯美救赎

导  师: 施军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本论文采用文本批评的方法,试图论述张悦然小说中的青春困境以及在困境中寻找救赎的途径,从中展现作者的人性关怀与唯美意识,达到挖掘出张悦然小说中具有价值的文学理念之目的。张悦然小说的青春世界在唯美救赎中超脱生存困境,通向自由生命。生欲与爱欲在人的青春期开始形成意识并愈发强大,它们共同构成了张悦然小说中的生存困境。困境的产生源于青春人物在成长中坚守纯真、在爱欲中捍卫真情的执念,这种执念与世俗压力的顽强形成对抗。他们通过宗教关怀与情感依赖在困境中暂取安慰,却是最终通过唯美救赎超脱困境,获取自由。青春世界中存在成长困境。困境的产生源于青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首次触碰,青春主人公对纯真的坚守与成人对世俗规则的维护一样顽强,导致了两者间无法逾越的隔阂与对峙。面对隔阂与对峙,张悦然笔下的年轻人深谙,只有成长才能助他们走出绝境,但成长的目的却又是回到那片与成人世界所深深隔绝的童话世界,这使他们不得不陷入一种“成长”的悖论中。爱欲困境在成长悖论中产生。时间冲击爱欲、理智抵挡爱欲、邪恶扼杀爱欲,以上三者通过与爱欲形成二元对立的敌我对抗造就了爱欲的困境。另一方面,禁欲主义、拜金主义和身体享乐主义通过异化爱欲与破坏人的完整性产生爱欲困境。张悦然通过表现这两种爱欲困境、揭示出人类无法执迷爱欲、逃避爱欲,或异化爱欲,而只能升华爱欲。面对成长之绊与爱欲之苦,张悦然笔下的青春主人公们不得不寻求自我救赎。他们不甘于用隔靴搔痒的生活实用哲学应对痛苦,于是面向了宗教的感化和情感的依赖。人物试图用“宽恕”、“盼望”、“博爱”等宗教信念安抚灵魂,依靠伟大无私的情感奉献召唤希望,当中的道德力量与悲悯之情体现着张悦然的人性关怀,但以此构建的自我和谐终究是脆弱和短暂的。张悦然用文字构造空幻、幽闭、永恒的美之城堡,作为人物逃离困境的终极归宿;她通过展现唯美事物中超越现实、超越世俗和超越生死的特点,从而表达其超验性的救赎可能。张悦然关注青春困境,又因缺乏刚性强大的精神力量,自然而然产生了唯美倾向的风格诉求与精神诉求,也让其作品呈现出哀伤凄美的文学色彩。

关 键 词: 成长 爱欲 困境 唯美救赎

分 类 号: [I207.42]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李红霞
作者 杨俊华
作者 赵宏伟
作者 孔祥超
作者 肖洋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