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基于开发区的中国“边缘城市”发展 ——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

导  师: 刘玉亭;郑静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在美国,继居住郊区化(the suburbanization ofAmerica)、商业郊区化(the malling ofAmerica)之后,大量服务业就业岗位向郊区扩散,功能完善的边缘城市逐步形成。边缘城市已成为当前西方郊区化的新趋势,是发达国家大都市区多中心发展的新形式。目前,尽管国外的边缘城市仍然处在发展之中,但有关边缘城市的探讨已趋于成熟,也出现不少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然而,国内对此类城市体的关注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层面上,现有研究对边缘城市的阐述和介绍尚显不足,这直接导致实证研究的受限;实证分析层面,学者们大多参照国外边缘城市的概念与特征来识别中国的“边缘城市”,对中国“边缘城市”的界定标准尚无定论。同时,对中国“边缘城市”的发展特征也仅是基于单个城市的概括,并未做出系统总结与归纳。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区导向的城市郊区化发展步入新阶段,许多大城市的开发区在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指引下面临转型与再开发,呈现向功能完善的“边缘城市”转型的发展态势,一种全新类型的具中国特色的“边缘城市”正在或已经形成。中国开发区导向的“边缘城市”与国外边缘城市存在着许多共性,深入研究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动力机制以及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建构中国“边缘城市”的界定标准,并借鉴国外边缘城市的发展经验,将有效地引导中国“边缘城市”与大城市区域的整体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西方边缘城市的产生背景、概念与内涵、类型及界定标准等,然后对国外边缘城市的主要特征与动力机制加以评述,对中国“边缘城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一些大都市区域的发展阶段与制度背景,提出对中国“边缘城市”的理解,并借鉴国外边缘城市的发展经验,对中国“边缘城市”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作出展望。其次,对开发区导向的中国特色“边缘城市”展开研究。基于边缘(edge)和城市(city)两个关键词的本质内涵,提取中国“边缘城市”的主要研究要素,结合若干大城市开发区的实证案例,试图总结开发区转型发展下所形成的中国“边缘城市”的主要特性,初步探讨中国“边缘城市”的界定标准。然后,选取广州南沙作为研究案例,探讨在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中,南沙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动力机制。同时,将其与中国“边缘城市”的界定标准进行对照,与国外边缘城市的特征进行比较,进一步探究南沙作为雏形阶段的中国开发区导向的“边缘城市”具备的一些特性。需要指出的是,南沙的未来发展将不会止于广州的“边缘城市”,随着区域环境与政策的改变,南沙将继续朝着更高层次迈进,成为大珠三角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最终走向大珠三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最后,文章结合国外边缘城市发展的主要经验及中国特殊的发展背景与阶段,对南沙未来发展的策略与重点提供一定引导,对南沙与广州发展的联系提出相关建议。同时,初步总结出基于开发区的中国“边缘城市”的范式,并对中国“边缘城市”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其他基于开发区的“边缘城市”的培育和发展,为中国大城市的多中心发展形式及大城市区域的理性蔓延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关 键 词: 边缘城市 开发区 特征 界定标准 南沙新区

分 类 号: [F299.2 TU984.2]

领  域: [经济管理] [建筑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曹平凡
作者 胡矗明
作者 吴军
作者 李耀尧
作者 刘钜强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萌
作者 谢冠一
作者 张勇
作者 冯琼
作者 刘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