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陈烈
学科专业: G0502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一直以来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较多的从宏观层面、自上而下的视角提出若干的战略路线和政策措施,而往往忽视了城市化的微观行为主体农民的迁移意愿研究。国外一些城乡人口迁移的经典模型,虽较多的从微观角度考察了城乡人口迁移行为,但较少涉及潜在迁移者的意愿研究。近年来,特别是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向外扩张过程中,由于较少考虑城郊农民的意愿,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随着中国市场化条件不断完善,农民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农民的意愿是选择迁往城市还是留在农村,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此,迫切需要从微观层面、自下而上的视角深入研究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迁移意愿问题。 本论文以广州花都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丰富的农村住户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使用“推-拉”模型和logit回归模型,研究现阶段中国大城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模型。通过挖掘影响大城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殊因素,揭示农村城市化的微观基础,丰富人口迁移及城市化理论,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城市化战略,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政策方面的依据和参考。 第一,城郊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特征。利用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和抽样问卷调查资料,采用了聚类分析方法,对城郊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状况、类型及迁移意愿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大城市郊区农村劳动力有四种类型,即异地转移劳动力、分离型就地转移劳动力、兼业型就地转移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两类就地转移劳动力构成城郊农村劳动力的主体。四类劳动力向城镇迁移的意愿强度依次减弱,异地转移劳动力最有可能实现向城镇的迁移。农村劳动力对拟迁目的地城镇的选择大致随城乡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态势,表现出迁移空间意愿的距离偏移特征,而且主要是以中心城区周边的小城镇和卫星城为拟迁目的地,表现出就地城市化的趋向。 第二,城郊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利用问卷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资料,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运用行为学和经济学理论,采用“推-拉”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郊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结果发现,城乡收入差异、城市就业机会、城市良好的文教医疗条件等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的主要拉因;而城市较高的生活消费和就业风险、农村的住房、集体福利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是主要阻碍因素;户籍制度的阻碍作用虽然逐渐弱化但仍起作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和农地制度对迁移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作用;在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中,家庭工资性收入水平的提高能促进迁移,家庭集体分红收入则相反,年龄越大越不利于迁移,而有学龄子女类、核心家庭类、异地转移类农村劳动力最有可能实现迁移。 第三,城郊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影响模型。在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城郊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影响模型。 研究认为,大城市郊区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必须以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为原则,强化城镇吸引力,弱化制度障碍,实施以郊区城镇-产业园区为聚核的集中城市化战略。
分 类 号: [C922 F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