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天问》研究通论

导  师: 庄大钧

学科专业: E0104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

摘  要: 屈原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烙下个人姓名的第一人,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鲁迅在《坟·摩罗诗力说》中说:“(《天问》)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极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因此,《天问》堪称先秦破除旧文化思想束缚的战斗诗篇,正确研究和品评《天问》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进步思想的发展轨迹。《天问》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两千多年来,无数人对其进行研究,《天问》研究的历史犹如一条奔流的长河,贯穿于古今。 两汉时期是《天问》研究的开创期。受汉代解经思潮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天问》研究明显的受制于传统的经学思想,表现为以《天问》比附《诗经》对《天问》原文进行经学性的阐释。魏晋至隋唐是《天问》研究的平庸期。或因玄学思想的影响,或因统治者的压制,或因由乱及稳的社会局势等原因,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虽然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极其活跃,但《天问》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其中以郭璞的《楚辞注》和柳宗元的《天对》为代表。宋元明是《天问》研究的丰硕期,其中宋代为《天问》研究的集大成时代。宋代的《天问》研究既秉承前人的成果又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楚辞补注》和《楚辞集注》因此而成为研究《天问》的两个最重要的注本,后人的研究多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但是在程朱理学的熏染下,此时期的《天问》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脱离了楚文化历史的范畴而表现出强烈的理学色彩。在经历了空疏的理学的喧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义理的弊端进而在研究中强调考据和义理并重,所以随着考据学的复兴,有清一代的《天问》研究在文字、训诂、名物、考辨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解决了许多疑难之处。清末民初后,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融、各学科知识的交叉,人们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期的《天问》研究获得了新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本文的写作以时间先后为经,以各朝代的《天问》研究为纬,结合当时的学术思想对各个时期的《天问》研究的特点和贡献进行归纳总结,对两千多年的《天问》研究概况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对未来的《天问》研究作了简单的前瞻,以期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各时期《天问》研究的特点,了解两千多年来《天问》研究的发展脉络。

关 键 词: 屈原 天问 楚辞 研究史

分 类 号: [I222.3]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董忠司
作者 佀同壮
作者 朱华英
作者 刘坤生
作者 孟祥荣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中文系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