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彭新育
学科专业: B02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作为金融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存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同以往金融学传统理论有所不同:传统经济学认为价格是供需平衡的结果。传统经典的金融理论强调资产的真实价值和交易者的市场动力学,而忽略了市场机制在定价和价格波动方面的作用。新古典经济学不考虑市场制度的安排,只是把市场制度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去处理。然而,这样简单的或是无心的假设,使得传统经济学有着两大理论缺陷。第一,市场不是没有摩擦的,市场的参与者在市场中交易时,他们需要为交易付出成本,即交易成本。第二,真实的市场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完全信息对称的市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针对这两个假设缺陷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了修正。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核心命题之一是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众所周知,衡量一个证券市场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证券市场的流动性,而流动性又可以用交易成本的大小去衡量。通常认为,交易成本是由显性成本(佣金和税)和隐性成本所构成。显性成本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隐性成本随时都在变动。衡量隐性成本最好的指标是证券买卖价差水平。从上述讨论中可以发现,研究证券买卖价差对衡量整个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如何衡量市场流动性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如前所述,在显性交易成本固定的条件下,股票市场买卖价差是衡量市场流动性最好的指标。通过对上海股票市场买卖价差的研究,本文揭示了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强弱。这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首先,本文对以往文献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买卖价差总体水平低于国外主要股票市场的平均值,同时归纳总结出影响股票市场买卖价差的众多影响因素和市场结构与买卖价差的关系。随后,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50指数样本股2005年3月1日到6月10日高频交易数据的统计分析,本文发现50只股票每日内的变动模式呈现“u”型,并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两个交易时间段内,买卖价差变动模式同样地呈现出“u”型,需要注意的是在上午和下午交易时间段内的“u”型是不对称的,即开盘时买卖价差大,而收盘时买卖价差小;同时发现每周内买卖价差的变动模式统计上并不显著,也没有任何有规律的变动模式。另外,本文选取了典型的两个市场指标变量:股票交易量和股票交易价格作为解释变量,选取股票买卖方向作为第一个虚拟变量,并用一个交易日内的时间段和一个交易周内的天数作为另外两个虚拟变量,对同一时期买卖价差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发现交易价格,交易量,每日内五个时间窗口和每周内星期二的虚拟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他虚拟变量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所有解释变量可以解释买卖价差变动的45.3%。最后,本文针对以上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分 类 号: [F830.91]
领 域: [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