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十七年文学”视野中的老舍剧作研究

导  师: 许爱珠

学科专业: E0106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

摘  要: 老舍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作家。建国后他由小说领域转入戏剧领域,带着满腔热诚开始了十七年的创作道路。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中,《茶馆》的横空出世,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读来无不让人叹服老舍艺术创作的神力。当然,也出现了不少艺术平平之作。而这个时期的老舍也让读者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为此,本文力图在“十七年”这个特殊时期里去探究老舍戏剧创作中的主旨追求和艺术表达,探析老舍“十七年文学”中主观融入和潜在分裂的原因,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位真诚执着的老人。老舍建国后笔耕不辍,但是曾经坚持的自由主义创作却发生极大改观,自由意识已经转为自觉改造,创作的主题和风格也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很显然,透过老舍这十七年创作生命的变化其实可以反观“十七年文学”的特征,更加明确知晓老舍后期的创作道路。在戏剧创作的主旨追求中,我们既看到这位热情的“歌德派”主观融入特殊环境的努力,也看到了他在热浪背后的冷静,对艺术的留恋和坚持,即潜在分裂。“十七年”中,由于对新生活积累不够,由于文学规范、文学政策的影响,以及作者与“时“俱进的态度,老舍总是会陷入创作的困境,无法做到得心应手。但出于对艺术的自觉,短暂宽松的文学环境里作者又能勇敢地抓住契机,有力突破,回归自己从前的创作道路,还原文学艺术性,再现艺术魅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他的三个身份:生活里的穷人,政治洪流中的边缘人,艺术世界里的守望者来分析“十七年文学”与老舍戏剧之间的必然性,进而明确老舍“十七年”里为之和不为之、放弃和坚持的合理性所在。而老舍后期蹒跚走过的创作路程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值得我们深思。

关 键 词: 老舍 戏剧领域 十七年 主观融入 潜在分裂 边缘人 守望者

分 类 号: [I207.3]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石若凡
作者 袁薇佳
作者 邢建勇
作者 单波
作者 陈方源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广州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