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光周期和食物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生殖滞育的影响

导  师: 秦秋菊

学科专业: I0402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河北农业大学

摘  要: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农林业生产中蚜虫等多种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现已被广泛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为了明确光周期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本文在温度20℃,DD,2L:22D,4L:20D,6L:18D,8L:16D,10L:14D,12L:12D,14L:10D,16L:8D,18L:6D,20L:4D,22L:2D,LL共13个不同的光周期条件下,较系统地研究了光周期对异色瓢虫成虫前生长发育、成虫生殖力、滞育临界光周期和滞育敏感虫期,研究了不同光照和食物对异色瓢虫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滞育后个体的生理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光周期对异色瓢虫成虫前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长光照(光照时数≥14h)条件下,成虫前发育历期显著延长,短光照(2h≤光照时数≤10h)条件下成虫前发育历期显著缩短,在光周期DD、12L:12D条件下异色瓢虫的发育历期处于一个过渡期。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卵4d后开始孵化,短光照(0h≤光照时数≤10h)条件下孵化时间相对较短;在长光照(光照时数>14h)条件下,幼虫期发育明显较短光照(2h≤光照时数≤10h)慢;蛹期受光周期影响最小,一般经过7.1d-7.5d羽化。光周期对异色瓢虫的生殖力有显著影响,表现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成虫产卵前期、产卵量、卵巢发育、脂肪体发育等存在差异。在光周期10L:14D条件下大多数雌成虫羽化后30d内未见产卵,光周期16L:8D条件下雌成虫在羽化后15.8d开始产卵,其它光周期条件下雌成虫在羽化后平均15.3d以内产卵;在光周期2L:22D到光周期12L:12D条件下异色瓢虫羽化后30d内的产卵量与光周期14L:10D到光周期LL相比显著偏低;长光照条件下(光照时数≥14h)异色瓢虫未产卵雌虫的卵巢发育等级以Ⅳ级、Ⅴ级居多,光周期10L:14D条件下雌成虫的卵巢发育绝大部分处于Ⅰ级、Ⅱ级;不同光周期条件下雌虫卵巢中发育最快的第一卵室纵向长度变化与产卵量、卵巢发育等级变化整体趋势相同;光周期10L:14D条件下异色瓢虫的滞育率最高为96.1%,在光照时数0h-10h,滞育率表现为随光照时数增加滞育率升高,在光照时数10h-14h滞育率随光照时数增加迅速降低。异色瓢虫的光周期滞育类型属于典型长日照发育型,20℃条件下诱导异色瓢虫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1.9L:8.1D。异色瓢虫不同虫态、成虫不同日龄对光周期的敏感性研究表明,成虫阶段是感受光周期的敏感虫态,成虫羽化后第1d-4d为异色瓢虫滞育的敏感日龄;1龄、2龄、3龄、4龄幼虫和蛹发育阶段对短光照也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对异色瓢虫滞育产生存在着累积效应。在滞育光周期条件下以白杨毛蚜Chaitophorus populeti(Panzer)和菜缢管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分别饲喂异色瓢虫,发现饲喂菜缢管蚜的异色瓢虫滞育率显著高于饲喂白杨毛蚜的异色瓢虫,但是成虫前发育历期、存活率、羽化率、雌雄比、卵巢发育等均没有显著差异。光周期诱导滞育的异色瓢虫成虫体内含水量较非滞育个体显著偏低;卵巢发育水平较低,卵巢管中基本没有卵黄沉积;卵巢中发育最快的第一卵室的纵向长度为16μm,滞育条件下的异色瓢虫偶有产卵现象,但产卵量很低;从PAGE电泳结果发现滞育异色瓢虫雌成虫血淋巴蛋白与非滞育类型有所差异。

关 键 词: 异色瓢虫 光周期 滞育 生长发育 发育历期

分 类 号: [S476.2]

领  域: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朱斌
作者 郑玲芳
作者 薛方亮
作者 黄昆仑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
机构 惠州学院
机构 深圳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李振义
作者 吴晨
作者 张琳
作者 丁培强
作者 吴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