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长江忠县、巫山考古遗址的古环境研究

导  师: 潘安定

学科专业: G05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

摘  要: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人类文化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关系越来越多的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地理环境演变被认为是影响古代人地关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文明的孕育、发展、衰落等与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直接相关。利用考古遗址地层和自然地层整合来恢复历史环境、探求环境演变的信息以及阐述当前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形成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探讨区域文化发展对全球变化响应行之有效的方法。重庆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是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的交界处,对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也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对该区考古遗址的古环境研究对于研究区域文化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关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该区长江一级阶地上忠县甘蔗丘遗址和巫山县大石洞遗址,通过对遗址沉积物进行粒度、磁化率、孢粉等指标的综合分析,探讨考古遗址反映的文化发展与环境演变的关系,并同周边及其他地区的考古遗址地层和自然地层的气候记录进行广泛对比,进一步探讨区域人地关系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甘蔗丘遗址在商周时期,气候较为温暖,先民在此活动;唐宋时期,气候较为温凉湿润,在唐宋中期后,该遗址或附近开始水稻种植,发展农耕;在明清时期,水稻型禾本科含量达到最大,人类活动频繁。大石洞遗址显示,在20-10ka.B.P.,该区气候环境经历了较为温暖湿润-冷凉偏干-气温回升,湿度加大的变化,古人类生活在较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甘蔗丘遗址位于长江一级阶地上,根据粒度分析结果,该区历史时期洪水发生较为频繁,该遗址主要是洪水的平流沉积,洪水对于该区农耕文明的影响并不明显。从大石洞遗址的粒度变化特征来看,该遗址沉积主要是洪水沉积;在950-720cm,推断可能有古人类活动,存在二次堆积。在720-320cm,主要是洪水平流沉积,320-100cm,洪水沉积外,也伴随泥石流爆发。通过甘蔗丘遗址地层与其他遗址地层和自然地层的对比发现,该区文化较为繁荣发展的时期大都发生在气候较为温凉偏湿的气候环境下,与该区冬季风减弱,有效湿度增大时期相对应;大石洞遗址环境变化受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转换的影响较大,与东亚季风区的黄土沉积表现的气候环境变化有差别,与格陵兰冰芯和低纬度深海沉积略有不同,可能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受控的气候系统不同所致。

关 键 词: 环境考古 环境演变 人地关系 忠县甘蔗丘遗址 巫山县大石洞遗址

分 类 号: [K878]

领  域: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作者 唐贞全
作者 俞守华
作者 伍德业
作者 王梦婷
作者 谌种华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徐佳宁
作者 曾彧
作者 杨卫华
作者 欧阳娟
作者 武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