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中国古代灾后政区调整研究

导  师: 卜风贤

学科专业: F0105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摘  要: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面对可怕的自然灾害,古代的人们并不只是被动的忍受其带给自己的破坏与创伤,更多的是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进行防灾、减灾、抗灾以及救灾。政区是国家结构体系的安排,是一个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国家权利和执行国家任务的载体,所以很大程度上,政府总是在通过对政区的调整来应对各种各样的重大变故,当然,灾害也不例外。历史上每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对遭到严重破坏地方进行救灾重建时都会出现政区调整的现象。本文就是通过对自有政区建制到清政府结束这一漫长过程中灾后政府所进行的政区调整,审视历史时期灾后政区调整基于何种灾害类型、何种调整形式,明确政区调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探究政府通过政区调整在管理灾害方面的社会效力,为灾区重建、经济恢复和政府抗灾减灾出谋划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并从古代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研究、灾害管理研究、灾后政府应对模式、历史政区地理、政区调整研究以及政区调整对社会影响的研究六个方面综述截止当前为止关于中国古代灾后政区调整的研究现状,同时也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作以概括介绍。第二部分,古代政区调整的灾害性因子。自然灾害种类繁多,灾害对政治、经济、人口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害,迫使政府不得不进行政区调整,以期维护政权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导致政区调整的灾害一般都会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破坏,主要为水灾、旱灾、地震、蝗灾等,在文中进行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古代灾后政区调整基本形式。重点论述了古代灾后政区调整的基本形式,主要有治所的迁移,州郡县的撤并,州郡县的改建、新建与重置,州郡县层级的升降以及侨置,藉此对古代灾后政区调整进行一番细致的勾勒。第四部分,古代灾后政区调整深层原因。着重剖析了灾后政区调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是灾区分散不利抗灾救灾;二是政区消失形成无效管理;三是治所破坏致使无法管理;四是人口死亡迁徙不足建置。第五部分,古代灾后政区调整的社会效力。探究灾后政区调整以后对政府和灾区人民生产生活的所产生的效力,具体表现在对政府管理的双重影响,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制调节以及对社会文化的牵制和促进作用。

关 键 词: 中国古代 灾害 政区调整

分 类 号: [D691]

领  域: [政治法律] [政治法律]

相关作者

作者 刘世明
作者 余高辉
作者 蔡平
作者 郭林林
作者 宫钦第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康秋实
作者 廖伟导
作者 廖芳
作者 张万坤
作者 张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