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北部湾主要鱼类摄食生态及食物关系的研究

导  师: 金显仕

学科专业: G0703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  要: 海洋鱼类的摄食生态和食物关系是海洋生态营养动力学的重要内容,而北部湾为热带、亚热带半封闭海湾,是中越两国渔民传统的作业海域,在该海域开展主要鱼类摄食生态和食物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本研究通过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的北部湾主要渔港逐月采样,结合2010年2月北部湾海域现场拖网调查,以传统胃含物分析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北部湾海域主要鱼类的饵料组成、营养级和摄食习性随长度的变化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北部湾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捕食种类包括鱼类、头足类、底栖甲壳类以及浮游动物等43种饵料生物。摄食强度与饱满指数的季节差异十分显著(P<0.001),食物多样性全年平均为1.97。带鱼在达到50%性成熟肛长值190 mm时出现食性转换。(2)北部湾珠带鱼(Trichiurus margarites)捕食种类包括鱼类、头足类、底栖甲壳类以及浮游动物等33种饵料生物。其中,蓝圆鲹为最主要的种类。珠带鱼的平均饱满指数在各月份之间变动显著。珠带鱼平均饱满指数随性腺发育呈正相关,而空胃率则呈负相关。不同肛长组间的饵料生物质量与个数、摄食习性差异极显著。(3)带鱼主要摄食少鳞犀鳕、蓝圆鲹和中国毛虾,珠带鱼主要摄食少鳞犀鳕、银腰犀鳕和中国毛虾。虽然两种带鱼属种类在北部湾均有分布,但两者的食性重叠却相对较低。(4)北部湾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捕食种类包括鱼类、头足类以及虾类等饵料生物,其中可鉴定出的鱼类种类有17种,主要为蓝圆鲹、少鳞犀鳕、长颌棱鳀和条鲾等。多齿蛇鲻摄食强度、饱满指数和成熟系数的月份差异十分显著,而以Brillouin指数表征的各月份营养多样性则无显著差异。一年中呈现3个产卵高峰期(3-4月、6月及11月),产卵期间摄食强度没有降低,仍然强烈索饵。随着体长的增长,北部湾多齿蛇鲻饵料生物个数变化较小,但平均单个饵料生物质量却明显增加。聚类分析表明,北部湾多齿蛇鲻各体长组间食物组成相近,其中136~255mm各体长组相似性系数均大于60%。(5)北部湾宝刀鱼(Chirocentrus dorab)既摄食小型中上层鱼类,又摄食底栖鱼类、虾蟹类和头足类,属于广食性动物食性鱼类。以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为指标,表明鱼类为其最主要饵料(99.7%),其中优势饵料生物为犀鳕属、小公鱼属、小沙丁鱼属和圆鲹属等。宝刀鱼摄食强度和饱满指数的月份差异十分显著(P<0.001),而以Brillouin指数表征的各月份营养多样性则无显著差异。雌性性腺成熟度指数显示北部湾宝刀鱼1年中呈现1个产卵高峰期(5—8月),与北部湾中上层水温高峰趋势相符,表明宝刀鱼产卵高峰与水温密切相关,且产卵期间摄食强度没有降低。随着叉长的增长,北部湾宝刀鱼饵料生物个数变化较小,但平均单个饵料生物重量却明显增加。以δ15N计算所得宝刀鱼各叉长组的平均营养级为3.4。(6)斑鳍白姑鱼(Pennahia pawak)鳞片的年轮显示为空白型窄带,边缘增长率MGI计算结果表明,年轮主要在9-11月形成,为一年一个周期;性腺成熟指数GSI表明繁殖期为4-8月份,年轮形成于繁殖期之后。Logistic生长方程为最适生长模型,主要参数分别为:L∞= 220.32 mm,K = 0.58,t0 = 0.905。摄食种类包括鱼类、甲壳类计27种饵料生物,其中甲壳类占43.0%,鱼类占57.0%。摄食的优势种类有少鳞犀鳕(6.55%)、银腰犀鳕(6.80%)、中国毛虾(5.27%)。摄食强度与饱满指数的季节差异十分显著(P<0.001),食物多样性无季节性显著差异(P>0.05)。北部湾斑鳍白姑鱼食性转换的体长值为130mm,略大于50%性成熟体长115mm。(7)δ13C值随着生物栖息水层的深度而增加,饵料生物中的中上层鱼类蓝圆鲹和底栖鱼类粗纹鲾分别具有最低(-17.830‰)和最高值(-14.925‰)。带鱼δ13C值与肛长不呈明显线性相关,反映其在各个生长阶段于各水层均有摄食活动。根据食物质量比例及δ15N计算的北部湾带鱼营养级平均值和周年平均值均为3.7。真空冷冻干燥与恒温烘干进行样品预处理δ13C差异不显著,而δ15N则差异极显著。

关 键 词: 北部湾 摄食习性 摄食生态 胃含物分析 稳定同位素

分 类 号: [S917.4]

领  域: [农业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陈光亚
作者 何赣湘
作者 程楷
作者 宋永旺
作者 芦松敏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李振义
作者 吴晨
作者 张琳
作者 丁培强
作者 吴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