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

导  师: 张捷

学科专业: B0206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摘  要: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显示,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改善,中国出口产品的成熟度已经接近OECD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中国的要素禀赋变化并不能够对此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统计变化做出强有力的解释。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进出口贸易统计分析均假定一个产品的生产是在同一个国家/地区完成的,生产要素是不可以跨国界流动的(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比如国际直接投资被视为会替代国际贸易);同样,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的新贸易理论也不能够强有力地解释发达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这种贸易模式,因为该理论所假定的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偏好和相似的人均购买力水平也不能够成立。因此,我们必须利用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解释新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国内外学者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研究在20世界90年代以后渐成热点,他们以不同的概念研究这同一种国际分工和贸易现象并建立了包括一般均衡分析在内的不同理论模型。但是,他们的研究存在几个主要缺陷:一是没有建立一个逻辑连贯一致的分析框架解释国际分工从产业间演变到产品内的路径,也没有指明国际分工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没有从生产组织形式的角度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三是将研究重点集中在理论模型分析、全球或区域分工分析、投入产出表分析等方面,迄今为止,尚无学者从零部件进出口的角度研究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现状,而在假定服务环节的分工数据不可得的前提下,零部件研究角度可以最直接、最直观、最真实地反映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现状。因此,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加工贸易和零部件进出口统计数据等资料,在梳理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释国际分工演变路径,轨迹的“要素禀赋差异——专业化经济——交易效率(ESE)”模型,总结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基本决定因素;在全球生产网络组织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三维框架来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组织形式,并提出了三种典型治理模式;详细分析了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状、主要影响因素、获取的价值和利益。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以零部件进出口为主要载体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但是,无论是制成品还是零部件国际分工,中国获取的分工价值和利益都非常微薄。为此,本研究提出了提高中国出口商品国内价值含量,增进中国国民分享国际分工福利,实现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产品内分工 产品内贸易 零部件贸易 加工贸易 全球生产网络

分 类 号: [F224;F752]

领  域: [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作者 蒲华林
作者 谢廷宇
作者 卜国勤
作者 曾贵
作者 刘伟丽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廖刚
作者 张为
作者 张丽丽
作者 张丽娟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