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公开问题的哲学追问

导  师: 王伟光

学科专业: A0101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

摘  要: 公开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认为,在现实意义上,概而言之,公开作为消除人们之间信息不对称性的活动,对于人类的交往实践和生产实践来说,具有前提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根本存在方式是实践;实践包括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其中,生产实践又包括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而精神生产实践是人类的高级存在方式。交往实践是生产实践的前提,正是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更好地开展生产实践。然而,在历史上,由于种种或者是客观的、或者是主观的原因,公开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虽然人们已经注意到交往实践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公开在交往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在人类交往实践过程中,公开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是通过信息传递的形式实现的,在互相传递信息的基础上,人们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信任,由此才实现了彼此的交往。但是,客观上,信息作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和变化方式,具有一定的遮蔽性;一方面由于信息遮蔽性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根据各自的利益需要而可能从主观上产生对信息的有意遮蔽,所以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性。这些信息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人们之间在信息上的矛盾。对于特定事物的信息,有的人“知”,有的人“未知”,这样,一旦双方要交往,他们之间就存在一种“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而交往的实现依赖于双方对影响交往的特定信息在共同“知”的前提下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因此,从客观上讲,交往双方对于相关信息都有“知”的需要,即对于影响交往的特定信息,双方都“应知”;这样,又产生了“未知”与“应知”之间的矛盾。同时,从主观上讲,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对特定信息处于“未知”状态的一方也会产生“知”的愿望和欲求,于是,“未知”与“欲知”之间的矛盾也出现了。由此,交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便体现为“知”与“未知”、“未知”与“应知”、“未知”与“欲知”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人们之间的交往,给人们之间的交往增加了难度:轻则增加交往双方的成本,重则阻碍人们之间交往的实现。因此,为了实现彼此间的交往,人们有必要消除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化解彼此之间在特定信息上的“知”与“未知”、“应知”与“未知”、“未知”与“欲知”之间的矛盾。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化解彼此之间在特定信息上的“知”与“未知”、“应知”与“未知”、“未知”与“欲知”之间的矛盾,人们才能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相互信任,并开展合理的交往,为生产实践创造条件。公开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而是有其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的。公开的生成,其根据在于其内部矛盾,即其内部要素之间的矛盾;其条件是指其外在矛盾,即其与外部环境及其要素之间的矛盾。在其根据与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公开才得以生成。公开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具有自身的系统性。作为一个系统,公开具有自身的特定结构,并因而具有一定的功能。公开的结构,内在地包含了公开的主体与客体、公开的内容与形式、公开的目的与手段、公开的过程与结果以及公开的存在与意识。结构决定功能。公开首先能够促进人类交往的实现及其进步,其次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再次有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公开关乎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是公平和公正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当前,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在市场经济体制广泛盛行的氛围中,很多国家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本文认为:公开在这个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也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公开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规定;公开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公开在实践上被忽视,因此,在理论上,人们对于公开的认识不够清楚,甚至连什么是公开、为什么要公开以及如何公开这些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彻底弄清楚。理论上的模糊又反过来影响到实践,如此恶性循环。因此,从理论上弄清楚公开问题的实质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立足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角度,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以及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开问题从哲学上进行“追问”,以求从理论上阐明什么是公开、为什么要公开以及如何公开等问题,从而为公开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取得了以下成果:第一,从哲学上界定了公开,认为:公开是对信息不对称性的消除,是人们之间化解在具体信息上“知”与“未知”、“应知”与“未知”、“未知”与“欲知”之间矛盾的过程。第二,公开有边界:具体的公开不是绝对的、无限的,而是历史的、相对的、有边界的。第三,公开是一个历史范畴:公开在人类社会中生成、变化和发展;公开的变化和发展有其自身的一般规律,社会生活不断公开化是一种客观趋势。就人类社会的全过程来说,公开是绝对和无限的,从具体的、每一次的公开活动来说,公开又总是相对和有限的。从公开的角度看,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幅公开与不公开相互交织、而又不断相互转化的明暗相间的巨幅画卷。尽管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公开的边界将会一直存在,但是,公开一定会不断进步;在那幅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画卷上,公开、透明的一面必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浓,人类社会的前景一定更加灿烂辉煌。

关 键 词: 公开 信息 哲学 交往 实践

分 类 号: [B03]

领  域: [哲学宗教]

相关作者

作者 周东向
作者 谭静怡
作者 王冬梅
作者 杨金文
作者 王为理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玉普
作者 张蕾蕾
作者 张馨文
作者 徐敏
作者 施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