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中国平面媒体矿难报道分析(2001-2006)

导  师: 陈婉莹

学科专业: E03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汕头大学

摘  要: 矿难报道是近年来常态灾难(Normal Disaster)报道的一种典型现象,集中报道的时间持续了5年之久。本文选取了内地平面媒体中较有代表性的《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河南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与《大河报》6家报纸作为重点考查的媒体,综合使用了文献梳理、定量研究的内容分析法、观察法与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勾勒出矿难报道的全景并发现其中的特点与不足之处。本文以2001年7月17日至2006年7月17日期间的报道稿件为研究对象,把矿难新闻的议题划分为死伤者的情况、事故本身、记者的活动、官方的活动、煤矿经营者的活动、灾祸事件导致的后果、以及历史重要性(有无提及其它矿难)7种类型。本文主要从传播学框架理论的角度分析矿难新闻的报道框架,一方面纵向考查和分析矿难报道主题和框架的演变,另一方面横向对比分析党报和市场化报纸(包括晚报和都市报)在矿难新闻议题分布上的异同。本项研究在对矿难新闻作内容分析时,重点考查了媒体对官方活动的报道框架与模式。媒体对煤矿工人的报道倾向也是本文的一项重点,主要讨论如何在灾难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问题。根据SPSS辅助内容分析的结果,并结合目前国内新闻报道的现状,本文得出4项结论:第一,内地报刊的矿难报道突出了官方活动、死伤者情况两项议题,而忽视了矿难导致的资源浪费、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等后果,尤其是忽略了矿难的环境污染问题。官方活动是党报报道最多的议题,且以正面报道为主;市场化报纸报道最多的议题是死伤者的情况,它们主动与党报内容拉开距离,以接近民众、贴近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等方式来实现新闻框架上的“去党报化”。第二,许多矿难报道兼有新闻与宣传的特征,党报的矿难报道含有更多的宣传因素,而市场化报纸则倾向于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的报道规范。报道的倾向性、平衡程度,以及稿件对记者采访活动的报道是该项对比的主要标准。第三,从矿难新闻对官方活动的报道框架看目前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小吵大帮忙”与“吵小帮大忙”是最主要的特征。即媒体在灾难事故中对政府的报道倾向是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大体符合官方的媒介控制意图;其次,媒体倾向于对低级官员进行负面报道而对高级官员进行正面报道,批评“小的”而颂扬“大的”。新闻界还没有形成迅速、及时、准确地报道灾难事件的常态体制(Media Routine)。第四,矿难报道中存在着虚假人文关怀的问题。此外,本文还对矿难报道的及时性、“省域标签”效应等作了统计和分析。最后,本文就国内的灾难新闻报道提出了三点建议:一,在灾难报道中赋予媒体彻底的、实际的新闻自由;二,提高灾难报道的新闻专业水平;三,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应避免商业化炒作。

关 键 词: 矿难 报道框架 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人文关怀

分 类 号: [G212]

领  域: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符永康
作者 许鑫
作者 柯静
作者 李伟业
作者 王超杰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
机构 东莞理工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