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曾狄
学科专业: L04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西南财经大学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和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不断消除社会上不和谐的因素,使社会变得更和谐的过程。各国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公民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它是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重要手段。对于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在以往的行政监督研究中,往往只强调自上而下的监督,而忽视自下而上的公民监督,要使权力监督不流于形式,避免失效,加强公民监督是一个必要环节。而且从政治学的权利和权力相互关系的角度去考察公民监督是一个亟需关注的课题,然而,目前从事这一层面研究的学者却很少。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导论。公民监督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对公民监督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集中在对公民监督机制优化、公民监督权利的法律完善、公民监督意识和公民文化、公民监督的各种相关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第二章是公民监督的理论溯源。首先简述了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卢梭的人民主权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关于公民监督的基本观点;然后根据结构功能理论的方法对公民监督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剖析;最后分析了国外和国内公民监督运作的基本现状。第三章是当前我国公民监督的必要性的分析。公民监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公民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民文化的失范;公民监督的形式化和分散化;公民监督合法性缺失;公民监督制度不完善。第四章是完善公民监督体制的对策。以南京市“万人评议政府”事件作为个案,分析了它对完善公民监督的启示,从公民监督意识的培育、公民监督的组织化建设、公民监督的法律保障和公民监督的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审视了公民监督建设问题。提出培育公民监督意识,形成参与型的公民监督文化;加强公民监督的组织化建设,培育公民社会;完善公民监督的法律保障,实现监督权利和监督权力的会通;从流程管理角度去考察公民监督制度是一个亟需关注的课题。另一方面本文从监督前信息的获得、监督中实施创新、监督后权利救济流程管理的视角对公民监督做了考察和研究,力图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宏观视角来研究公民监督体制的全面建设。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从选题来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公民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公民监督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以往的行政监督研究中,往往只强调自上而下的监督,而忽视了自下而上的公民监督,要使权力监督不流于形式,避免失效,加强公民监督是一个必要环节。从研究方法上看,政治学是行政学的基础,从政治学的权利和权力相互关系角度去考察公民监督是一个亟需关注的课题,目前从事这一层面研究的学者却很少。本论文结合政治学的权利、权力、民主、政治文化、合法性等基本范畴,对公民监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从主要观点上来看,当前自下而上的公民监督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公民监督文化失范,所以培育参与型的公民监督文化是摆在当前的重要课题。公民监督不仅需要保障公民监督的权利,而且需要公民监督权利和公民监督权力的会通。基于公民监督前信息的获得,监督中实施创新,监督后权利救济全方位考察和研究公民监督制度是当前公民监督建设的关键环节。
分 类 号: [D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