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相邻关系—汉语反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导  师: 徐盛桓

学科专业: E0211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反语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反语仅仅被当作一种艺术和修辞手段来研究,例如“苏格拉底式”反语以及戏剧反语、悲/喜剧反语、情景反语等,现在,反语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角度多范式研究的领域,与其最初的研究已大不相同。本文的研究集中在汉语反语,下文提到“反语”如无说明,当指汉语反语。作为修辞现象的汉语反语类似英语中的反语(irony),尤其是其语用功能;但汉语反语又不尽相同,主要在于汉语反语一般不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不作戏剧反语、悲/喜剧反语、情景反语等的区分,不指无语义反向的“反讽”。然而,至今汉语反语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本研究的着重点不在对汉语反语的特点作全面的概述,只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反语的理解和生成的机理。本研究在回顾了大量相关研究后将汉语反语定义为: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想要表达的交际意义与其字面意义呈程度不尽相同的反向关系。这也是反语区别于其它辞格的重要特点。反语使用中出现这样的语义异常现象不仅是一种语用现象,而且还是人类认知过程的产物,所以本文意图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来研究汉语反语,并由此建立一个描述反语使用认知过程的反语使用的语用-认知模型。该模型将反语的生成与理解中有着重要作用的认知和语用的要素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来解释其内在工作机制,即“基于心理模型的反语工作机制”。在该模型中,相邻关系起关键性作用,因为反语使用中涉及的两个反向的意义—字面意义与说话人意义是反向的,需要依靠相邻关系才能连接起来。依据说话人的意向态度,汉语反语可以分为积极态度反语和消极态度反语。前者是用消极的措辞来表达说话人的正面的态度,后者是用积极的措辞来表达说话人反面的态度,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反话正说和正话反说。在本文中,相邻关系是从常规关系来定义的。相邻关系是常规关系的两个维度中的一个;另一个是相似关系,这与反语关系不大,本文不涉及。常规关系将人类心智中的小型知识集联接成体现为类层级结构的心理模型。以上提及的重要概念如心理模型和常规关系等被发展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模型—基于心理模型的推理;该模型由两个部分组成,包括自主和依存成分分析框架(autonomy-dependence analyticalframework)与显性表述—隐性表述推理(explicit expression-implicitexpression inference)。自主和依存分析框架解释反语的生成而显性表述—隐性表述推理则用来解释反语的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把该模型应用于汉语反语的理解和生成的分析,形成“基于心理模型的反语工作机制”。反语作为两个反向的次认知域的映射的结果,它也可被看作是转喻的一个特例。在反语使用中产生的意义的反向转移源于人类的心理联想,具体体现为常规关系(相邻关系)的联想。相邻关系作为反语使用中语义联想的手段具有神经网络信息连接的基础。就反语而言,如果听话人发现字面意义与其最初根据语境建立的心理模型不匹配,就会搜寻其他可能的意义匹配连接,并进行比较直到得出与语境最匹配的意义连接。在这一过程中,听话人在语境的制约下,在相邻关系联想的指引下建立一个意义连续统。该连续统有着正负两极,由无数相邻值组成,这些相邻值代表着从该连续统正极到负极的渐变的程度,反语的意义加工就是在该连续统中选择与语境最符合的取值。同理,说话人受到意向态度的制约,在相邻关系联想的指引下也建立这样一个语义连续统,选择与语境最符合的话语。反语的使用受到认知主体认知能力的驱动和语境的制约,认知因素和语境因素相互促动、相互制约,从而对反语的认知施加影响;反语使用的能力是在语境中起作用的认知能力。本文分七章。第一章是前言,解释了反语的基本特点和特征以及本研究的目的、理论依据、数据收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范围等来讲明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为本研究提供了历史和学术背景。第三章提出了一组假设并建立了“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模型”的理论框架。第四章在讨论相关研究对反语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了本研究对反语的工作定义和分类。第五章详细地描述了反语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在第六章中,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模型的理论框架被应用于汉语反语的理解和生成的分析,形成“基于心理模型的反语工作机制”。第七章结束全文并阐明了研究发现,研究的优缺点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关 键 词: 汉语反语 常规关系 反向相邻 心理模型 连续统

分 类 号: [H13]

领  域: [语言文字]

相关作者

作者 黄缅
作者 秦海涛
作者 莫爱屏
作者 马燕菁
作者 万小伟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彭川
作者 彭晓春
作者 徐云扬
作者 成海涛
作者 曾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