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大亚湾海域海洋卡盾藻生长特征及地理来源研究

导  师: 王朝晖;林小涛

学科专业: G1004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摘  要: 本文模拟我国海洋卡盾藻赤潮高发区大亚湾常年N、P浓度及温度等环境条件,研究了N、P营养盐、温度及种群竞争效应对海洋卡盾藻生长的影响。而且通过PCR扩增了海洋卡盾藻的转录间隔区(ITS),并从Gene Bank中调取相关序列,进行了序列分析,比较了不同藻株之间ITS的差异和亲缘关系,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从DNA水平对我国大亚湾海域海洋卡盾藻赤潮原因种进行鉴定,同时探讨其地理起源问题。高N、P浓度(N:500μgL-1,P:74μgL-1)能明显促进海洋卡盾藻生长,而N、P限制对藻细胞生长具抑制作用,且N限制对藻细胞生长影响更大。海洋卡盾藻利用N、P源范围较广,DIN和DIP(NaNO3,KH2PO4)及DON和DOP(尿素、甘氨酸、L-苏氨酸、1,4-丁二胺盐酸盐,ATP,G-P)均能被藻细胞利用,但藻细胞更适合在无机营养盐下生长,而且有机营养盐L-丙氨酸和G-6-P对藻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温度对藻细胞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大亚湾海洋卡盾藻正常生存的最低温度为18℃,最适生长温度25℃,属高温种。海洋卡盾藻细胞密度大于或等于锥状斯氏藻(C:S=1:1或3:1),卡盾藻取胜;锥状斯氏藻密度远大于卡盾藻(C:S=1:3),锥状斯氏藻取胜。中肋骨条藻细胞密度大于或等于海洋卡盾藻时(C:SK=1:1或1:6),中肋骨条藻在竞争中占明显优势;海洋卡盾藻密度远大于中肋骨条藻(C:SK=6:1),海洋卡盾藻在竞争中占优势。此外海洋卡盾藻滤液对海洋卡盾藻、中肋骨条藻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锥状斯氏藻生长没有显示出抑制作用。通过海洋卡盾藻ITS序列研究以及与Gene Bank中其它针胞藻ITS序列的相似性和离散度比较,并运用距离矩阵方法,构建了针胞藻以及卡盾藻属的分子系统进化树,得出大亚湾海域卡盾藻与日本株系表现出最近亲缘关系,其次为香港株。因此,作者推测大亚湾株海洋卡盾藻极有可能来源于日本海域。

关 键 词: 海洋卡盾藻 赤潮 孢囊 大亚湾 转录间隔区

分 类 号: [Q945]

领  域: [生物学]

相关作者

作者 林志鹏
作者 欧明华
作者 汉霞
作者 翁藏烨
作者 罗巧玲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广州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丁培强
作者 徐松林
作者 徐枫
作者 陈光慧
作者 孙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