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贺州客家人祭祀饮食习俗调查与研究

导  师: 杨树喆

学科专业: C0304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

摘  要: 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元,客家文化必然显现出内部的均质性与复杂性,然而长期以来的客家研究偏重于客家文化和族群精神的普同性特征,忽视了作为“地方性知识”传承载体的地域性文化差异。切合到客家饮食文化研究领域,聚焦点多集中在对闽粤赣交界地客家人饮食文化特征的概观性描述。以广西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筹建馆区白花村为调查点,从微观视角观照客家饮食文化,无疑是对此种格局的突破与解构,不仅能反映出广西客家人的生存状态与由此生发的饮食文化,而且还能在具体而微的民俗细节里窥探客家饮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联,把握客家族群精深微妙的精神文化特质。本论文试图通过田野调查,从参与者行为的视角出发,以客家文化历史与现实环境为背景,从客家人信仰活动之献祭入手,考察与之相关的饮食习俗。分析客家人祭祀饮食习俗的结构与象征意义,探寻支配行为主体的潜在力量和这一存在演绎的现代功用。解读客家人祭祀饮食习俗蕴涵的客家人民俗信仰等多重文化特质,管窥客家饮食习俗的真正内涵与意义,更深层次地触及有着历史传承性与兼容性的客家社会。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调查点白花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空间等;描述当地客家人信仰状况和主要祭祀活动,并且探讨祭祀活动与饮食习俗的关系。第二部分从具体的祭祀活动中食物供品的献祭入手,探讨祭品的准备、呈现与处理以及围绕其产生的一系列民众实践的内在运作体系,具有的象征意义与符号价值,并分析蕴涵其中的客家人思维模式。揭示不同祭祀活动中食物供品差异的表征、隐喻以及背后的文化法则。第三部分通过对客家人祭祀活动中“福餐”饮食行为类型、组织、仪规的阐发,解析其起源、现实实践与意义的表述。解读这种广泛存在的饮食习俗,深入洞察客家人心意信仰传承、角色分工和村落结构。第四部分从总体上把握客家人祭祀饮食习俗的社会文化功能和传承动力,并对时代变迁中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走向作出来自田野的思考。笔者认为白花村小盆地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和“聚族而居”的家族制度,造就一种独特的客家文化生态环境,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祭祀活动贯穿民众人伦生活。以食物祭品为中心的献祭和共饮“福餐”的象征性祭品消费饮食行为共同组成了客家村落完整的祭祀饮食习俗形态,形象的诠释了民众对“福”的理解和祈盼。

关 键 词: 白花村 客家人 民俗信仰 祭祀饮食习俗

分 类 号: [K892]

领  域: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作者 罗紫茵
作者 孙利龙
作者 陈焜
作者 顾佳
作者 杨歌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嘉应学院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徐佳宁
作者 曾彧
作者 杨卫华
作者 欧阳娟
作者 武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