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中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导  师: 贾丽虹

学科专业: B01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恰好又遇上第三次人口高峰,就业问题十分严重,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表现在成因的复杂性上。社会面临着失业这个最为紧迫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找出症结所在,并最终解决它。本文从理论上回顾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就业问题的论述,梳理我国经济学界对失业问题的探索。对解决失业问题从对政府角色的看法上,西方经济学总的来说可分为两派:萨伊、马歇尔、庇古、弗里德曼等崇尚市场行为,主张让市场去调节劳动者的供求,实现充分就业;而凯恩斯、汉森、菲利普斯则推崇政府行为,主张靠政策去调节劳动者的供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对垒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另外,西方经济学从劳动力市场均衡和劳动市场之外两个角度考虑失业的原因。在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与经济学的分歧上,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是合乎“自然秩序”和“社会情理”的,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无关,如果存在问题,也只是“市场失灵”及经济运行过程偶然失衡的结果。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限度之内对市场因素或经济技术因素进行分析,缺乏对分配制度的触及,对短时期、局部范围的、轻微的失业的产生解释是合适的。但由于他们回避了失业的社会制度因素,注定不能揭示失业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也不可能提供根治失业的药方。而马克思则从“所有制”或“生产关系”的角度进行剖析,论证了失业即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产物,造成失业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失业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到现在还有很深的借鉴意义。但同时应看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缺乏对经济细微的定量和实证分析,这是它的缺点。所以我们应该吸取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合理的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出我们自己的理论。本文在综合国内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从我国工会的缺失、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体系、分配的两极分化和过低的工资水平、产业调整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失业问题。鉴于作者的水平,只能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 键 词: 失业 劳动力市场分割 结构性失业

分 类 号: [F249.2]

领  域: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作者 孟凡强
作者 王大鹏
作者 刘燚
作者 苗晴
作者 胡福强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廖刚
作者 张为
作者 张丽丽
作者 张丽娟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