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港英政府对华工出洋政策的历史演变(1853-1930)

导  师: 刘曼容

学科专业: F0107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中国的华工出洋,自初始到宣告结束,前后约200年的时间里,出国的华工逾一千万人次,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长期以来,由于华工出洋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向东方侵略扩张、殖民者掳掠人口为奴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且其进入高潮之际,又值中国早期现代化起步阶段,因此,华工出洋成为中外交涉史和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香港曾是华工出洋的主要港口。伴随着中国政府对华工出洋态度的变化,港英政府适时作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从而展示了这一历史事件高潮时期的整个演变过程。19世纪50年代,为满足黑奴贸易被禁止后各国殖民地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规模的华工出洋逐渐兴起,但此时的出洋尚处于一种隐蔽无序状态,港英政府对取道香港出洋的华工也只是“听之任之”。1861年中国政府迫于鸦片战争的失败而签订《北京条约》后,华工出洋提上了合法化的日程,而迈入了合法有序的轨道。由于殖民劳动力的扩大需求和殖民利益的刺激,港英政府的态度更是积极而主动的,但其间也体现了一定的程序上的合法和对华工的保障。由于在外华工遭受非人的待遇,1905年中国政府迫于舆论的压力宣布禁止华工出洋,大规模的华工出洋才逐渐没落,转化到较为散乱零星的状态,港英政府此时的政策基本是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文章着重阐述1853—1930年港英政府对华工出洋政策的演变,以期较完整地反映出这一时期交织在华工出洋上的多种矛盾及走向。港英政府政策演变的出现,并不单纯是其自身调整的结果,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英政府政策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政府推行的政策所产生的客观影响,为港英政府政策雏形的孕育提供了可行的条件和参考。考察港英政府对华工出洋政策的演变,可以进一步了解政府政策演变的实际内涵和影响因素,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国家主权观念的演变,对现行国家的政府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关 键 词: 港英政府 华工出洋 政策演变 中国政府

分 类 号: [K296.58]

领  域: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作者 崔晶盈
作者 郝明
作者 曾新娟
作者 陆晓敏
作者 张秋菊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肇庆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
机构 暨南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徐佳宁
作者 曾彧
作者 杨卫华
作者 欧阳娟
作者 武小平